第二百三十章 说翻脸就翻脸的李桓【求订】

这边李桓钦差仪仗驾临绥德州,并且还进了绥德县城的消息很快就在城中传播开来。

汤氏一座庄园之中

岳不群整个人看上去面色明显红润了许多,此刻正坐在一张桌子之前,在其面前则是一份账册。

账册之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的全都是汤家的一处粮仓的粮食进出数额。

正当岳不群盘算着那账册的时候,韩乐走了过来,向着岳不群道:“岳先生,可曾盘算完毕了吗,要不要老夫帮你一把?”

岳不群闻言抬起头来,向着韩乐摇了摇头笑道:“已经盘算完毕,多谢韩兄了。”

韩乐轻笑道:“盘算完了就好,九爷那里可是急着要天字号仓的进出存粮记录呢,稍后我便将之送去,呈给九爷过目。”

岳不群微微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担忧之色低声道:“韩兄,上次……上次咱们似乎是劫了朝廷的赈济粮吧,这……”

将岳不群的神色反应看在眼中,韩乐淡淡的道:“岳先生你是想说汤家勾结鞑靼人,劫了朝廷的赈济粮,是大逆不道的罪行吧。”

岳不群点头。

韩乐轻咳一声,神色一正道:“岳先生,事实虽是如此,可是你说这事其他人知晓吗?或者说汤家既然敢做下这般抄家灭族的大事,难道就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岳不群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传出去……”

韩乐直接摇头道:“没人会信的,这榆林道汤家不敢说一手遮天,那也是一言九鼎,没人敢得罪的存在。众所周知,朝廷的赈济粮是被鞑靼人给劫走的,若是有人敢跳出来说是汤家干的,你信不信到时候那人肯定会被汤家反咬一口。”

说着韩乐拍了拍岳不群的肩膀笑道:“所以说岳先生你大可不必担心,这等事情汤家也不是做了一次两次了,有鞑靼人背锅,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

岳不群一副长出一口气的模样向着韩乐道:“多谢韩兄为我解说,这几日岳某可真是担惊受怕,提心吊胆,生怕一觉醒来,朝廷的人就来抓人了。”

韩乐捋着胡须笑道:“大可不必担心这些,刚好今日账册已经处理完,我便带岳先生你前去青楼放松一下。”

岳不群闻言不由一愣,说实话,青楼这种地方,他可从来没有去过。

以往他身为华山派掌门,满心思的扑在华山派的发展壮大上面,日夜想的都是如何将华山派发展壮大。

再说了,他可是华山派的掌门,若是让人知道流连青楼那等地方,那他华山派还要不要脸面了啊。

至于后来投了锦衣卫,岳不群几乎就没有闲着过,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时间和功夫去青楼这种地方。

所以说听到韩乐要带他前去青楼放松,岳不群还真的是有些惊讶。

韩乐将岳不群的神色反应看在眼中不由的哈哈大笑,冲着岳不群道:“岳兄你不会从来没有去过青楼吧。”

岳不群轻咳一声道:“让韩兄见笑了。”

韩乐大为惊讶的道:“没想到岳先生你竟然没有去过青楼。”

花月楼正是绥德州最为有名的一处青楼,韩乐说是要让岳不群开一开眼界,特意忍痛花费了大价钱,来了这花月楼。

当然韩乐、岳不群他们并非是一来就选了花月楼的姑娘,而是在大厅之中同许多人一起饮酒,欣赏花月楼姑娘的表演。

此刻韩乐、岳不群二人坐在一处角落里,不远处的大厅中,一群花枝招展的女子,身着薄薄的纱裙,舞动身姿,可谓是动人无比。

韩乐一边同岳不群饮酒一边给岳不群介绍着花月楼的姑娘如何了得。

忽然之间,岳不群眉头一挑,只听得边上一张桌子边上,几名乡绅正坐在那里低声说话。

只听得其中一人开口道:“真是可惜了,我等身份不够,竟然不能参加宴请那位钦差大人的宴席。”

边上一名胖乎乎的员外点了点头道:“是啊,那可是钦差大臣啊,若是能够与之同席,不知会羡煞多少人。”

一人笑道:“说来这位钦差李桓李大人,看上去似乎相当的好说话,咱们大家伙倒是不用担心了。”

岳不群听到这几人的对话不禁面色微微一变。

轻咳一声,岳不群向着其中一人开口道:“诸位兄台,岳某在这里有礼了。”

几名正在叙话的乡绅听到岳不群的声音不禁向着岳不群、韩乐二人看了一眼。

当看到岳不群、韩乐二人那一副儒雅的模样的时候,几名乡绅立刻就看出二人读书人的身份。

对于读书人,这几位乡绅还是不敢慢待的,那人闻言冲着岳不群拱了拱手道:“这位先生可是有什么事吗?”

韩乐也是有些讶异和好奇的看着岳不群,似乎是不知道岳不群为什么忽然同这些乡绅开口。

岳不群笑了笑道:“岳某方才无意之间听闻诸位说什么朝廷的钦差,莫非朝廷派了钦差前来绥德州吗?””

这些时日,岳不群人就在汤家,鲜少有机会离去,更是不敢随意去联系地方上的锦衣卫。

也就是前番隐匿身形,通过锦衣卫的渠道将自己大概的处境传了回去,甚至都没有具体告知他眼下的境况。

显然岳不群怕的就是自己伤势未愈,结果因为一时疏忽大意而泄露了行踪,毕竟他还有风清扬、封不平这些厉害的对头正满天下的寻他呢。

这些日子,岳不群一边养伤,一边收拾一些关于汤家的罪证,想着等到自己伤势痊愈了便悄悄离开汤家。

只是岳不群没想到在这青楼之中,竟然无意之间听到了关于李桓的消息。

因为消息传播不便的缘故,岳不群同锦衣卫失联这么久,却是连李桓被天子任命为钦差亲赴陕地的消息都不知道。

那名乡绅闻言,看了岳不群一眼,带着几分傲然道:“正是如此,就在不久之前,我等可是亲自前去迎接钦差大人的仪仗的,远远的看到了钦差李桓大人。”

边上一人笑着道:“还别说,那位钦差大人当真是年轻啊,这般年轻便被天子任命为钦差,真不愧是天子的宠臣呢。”

方才那名乡绅一副惋惜的模样道:“只是可惜我等身份低微了一些,没能前去汤家酒楼参加为钦差接风的宴席。”

岳不群脸上配合的露出惊讶之色,一副感慨的模样道:“没想到就连钦差都来了绥德城。”

一名乡绅笑着道:“那是自然,鞑靼入寇,劫走朝廷的赈济粮,这可不是小事,钦差大人来了倒也正常。”

聊了几句,岳不群回转身形向着韩乐笑了笑道:“岳某就是好奇心盛了些,倒是让韩兄见笑了。”

韩乐笑着道:“别说是岳先生你了,就是韩某听到钦差大人的消息,也一样好奇啊。”

说着韩乐举杯向着岳不群道:“没想到钦差此刻竟然在汤家酒楼,说来那可是汤家的产业,韩某同汤家酒楼的掌柜的也是熟识了,岳先生想不想去偷偷瞧一瞧那位钦差大人?”

岳不群其实心中正盘算着如何寻一个借口前往汤家酒楼呢,没曾想他还没有开口呢,韩乐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岳不群当即眼睛一亮道:“韩兄竟然还有这般的关系!”

韩乐捋着胡须笑道:“韩某在汤家十几年,别的不说,倒也结交了一些人。”

二人离了青楼,奔着汤家酒楼而去。

远远的就能够看到那一座高足足有四层的酒楼,这酒楼建造的极为精妙,占地广阔,不愧是绥德州第一酒楼。

一队锦衣卫把守在酒楼门口,除此之外,尚且还有三边总督杨一清麾下的亲兵队,只将整个酒楼防守的泼水难进。

韩乐喝了些酒,带着几分酒意,拍着胸膛向着岳不群道:“岳兄弟尽管放心就是,有韩某在,定然带你顺利的进入酒楼,远远的看一看那钦差是何模样。”

正说话之间,韩乐、岳不群二人已经接近了酒楼。

甚至岳不群远远的已经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正是一直侍奉在李桓身边的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