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余万大军【求订】

同李桓打过交道的李武等人一部分将领则是面露笑意,虽然不清楚那信函的内容,可是只看杨一清的反应,他们多少也能够猜到,可能那信函之中就是李桓打了胜仗的消息。

想都这些,李武向着身旁的卢明道:“卢将军,我敢说,这定然是威武大将军打了胜仗。”

卢明微微一愣道:“区区叛军,但凡是正常发挥,也足可以打败叛军了。”

李武闻言只是一笑,满含期待的看向杨一清,心中很是好奇那内容到底是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文官向着杨一清道:“总督大人这般欢喜,不知发生了何事?”

平复了一下欣喜的心情,杨一清大笑着道:“威武大将军的消息,数日前威武大将军便已经攻破安化城,射杀安化王朱寘鐇,斩杀安化城一应支持安化王谋逆的反贼,又率领万余精骑,全歼了鞑靼人先锋苏德尔部落数千人马,此为大捷否?”

听杨一清这么一说,众人都呆住了。

李武下意识的惊呼道:“这么快?”

在李武想来,李桓对付安化王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他也没有想到李桓竟然这么干净利落的平定了叛乱,甚至还全歼了鞑靼人先锋人马。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肯定是李桓谎报军情……”

林方圆几乎是条件反射的叫道。

不过很快林方圆便闭上了嘴巴,因为杨一清正面色不善的盯着他。

林方圆虽然不惧杨一清,可是被杨一清给盯着还是感受到了几分压力,深吸一口气向着杨一清道:“总督大人,下官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有些好奇,威武大将军李桓平叛的速度为什么会如此之快,安化王麾下好歹也有数万叛军,加之有安化城做为依仗,怎么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便被镇压了下去,这不现实啊。”

就连李武都觉得李桓平叛的速度快的惊人,更不要说是林方圆这些文臣了。

在林方圆他们看来,即便是安化王麾下全都是乌合之众,但是好歹也有数万人马,李桓率领大军平叛,怎么着也要花费个一两个月的时间吧。

可是这才多久啊,从朝廷下旨到李桓通秉进入宁夏,这都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吧,而且这其中大半时间还都是在行军的路上,真正平叛所花费的时间只怕也就几日而已。

杨一清将那信函递给林方圆道:“林知府不妨瞧一瞧,这一份捷报已经被送往京师,你认为李桓敢拿这种事情欺君罔上吗?”

林方圆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以李桓受宠的程度,纵然是平叛失败也不过是受点责罚而已,天子完全可以将其保下。

可是如果说敢拿这种军国大事开玩笑的话,到时候就算是天子也保不住他,李桓除非是脑袋坏掉了,否则的话断然不敢在这军报上面做什么手脚。

想到这些林方圆面色变幻不定,一只手死死的捏着那一份信函,心中泛起波澜。

如果说这信函上的内容全然属实的话,就算是他也知道,这将是一份什么样的功劳。

平定安化王叛乱,全歼鞑靼人先锋数千人马,单单是这两点便足够让李桓封侯了。

大明非军功不可封侯,眼下又非是改朝换代,那么如今大明军功最重就是平定叛乱,歼灭异族。

李桓以往得天子宠信,因为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往往被人视作幸臣,许多官员可以说是从心底里瞧不上李桓。

就像他就从来没有瞧得上李桓过,就是因为李桓没有功勋傍身。

可是这一次李桓平定安化王叛乱,他相信以天子对李桓的宠信程度,必然会借机给李桓加官进爵。

官位且不说,爵位肯定会封赏的,到时候李桓可就不再是无根浮萍,而将成为真正的功勋在身的人物。

想到这些,林方圆差不多能够想到这消息一旦传至京师,将会引起什么样的轰动以及波澜。

林方圆的面色变幻不定,只不过杨一清这会儿根本就没有去管林方圆的心思,就见杨一清站起身来,脸上满是郑重之色道:“诸位,威武大将军邀本督一同会猎鞑靼人,诸位以为如何?”

一众文臣尚且还沉浸在方才的消息当中,这会儿闻言则是一脸的茫然,反倒是李武、卢明等武将则是一脸的欣喜之色兴奋无比的叫道:“总督大人,我等三边将士不比京营的兄弟们差,大战鞑靼人,我等不弱于人,我等请战!”

“末将等请战!”

“请战!”

一时之间一众武将齐齐高呼。

杨一清看到这般情形,心情大好,捋着胡须微微颔首道:“好,既然如此,传本督将令,尽起五万兵马,联合威武大将军,痛痛快快的同鞑靼人大战一场。”

按照李桓所言,他先前已经命令正在西安府练兵的关征率领五万操练了大半年之久的将士赶往庆阳府,如果再加上三边五万余精锐,那么到时候大明一方便拥有十余万兵马。

杨一清所不知道的是,其实在李桓离京的时候,李桓便已经行使其总督天下兵马的权利,下令自山西、河南、四川等地抽调了十万兵马奔赴宁夏。

算一算时间的话,等到杨一清率领三边精锐赶赴庆阳府的时候,这些自各地抽调的兵马也差不多该抵达庆阳府了。

到时候等着鞑靼人的就不止是十万大军,将会是汇聚了大明数省之力,二十余万大军。

【嗯,距离三千票还差六百多票,月底了,大家有票给砸一下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