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死战殉国

机动攻势,勇敢沉着,奇袭主动智谋广。肝胆相照,团结自强,歼灭敌寇,……”

歌声嘹亮,一阵剧烈的轰响传来,方孝玉不用看就知道程光他们肯定是拉响了绑在身上的数十枚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了。

歌声似乎仍然在耳边回荡,方孝玉眼泪忍不住滚落而下,口中呢喃:“风云起,山河动……金戈铁马……”

城中不时传来川军战士与敌同归于尽的轰响声,方孝玉直奔西城楼而去,他这是要去见王铭章最后一面。

电影之中,王铭章与斑驳的城墙之上誓不投降,饮弹自尽,壮烈牺牲,以死亡捍卫了自己军人的尊严。

方孝玉没有想过要救走王铭章,不是他不想,而是根本就不可能,本就抱了必死决心的王铭章也不可能随他一起离开。

也只有战死的王铭章,覆灭的一二二师,才使得藤县阻击战光耀史诗,王铭章之勇烈,藤县之名轰传华夏。

当方孝玉赶到城墙之上的时候,王铭章身边已然没有几人,而此时王师长就坐在断壁之上,抽着一根烟,边上一名通讯兵流着泪记录着他最后一封电报:“目前,敌用野炮、飞机不断猛轰,城墙缺口数处……决以死拼,以报国家,以报知遇。”

方孝玉没有现身,只是看着那名通讯兵流泪离去,而王铭章则是继续与围上来的日寇大战,最后身边之人全部壮烈牺牲。

看着周遭的日军,王铭章神色平静,狠狠的抽了生命之中最后一口卷烟,丢下卷烟,整了整自己那满是硝烟的军服,执枪饮弹自尽。

躲在暗中的方孝玉缓缓闭上双眼,泪水滚落,脑海之中不禁浮现出后世这一战的影响。

李宗仁叹:“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达成作战任务,写出川军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国民政府1938年4月6日追赠王铭章为陆军上将,当时汉口、重庆、成都均举行公祭。

毛主席、王明、博古等人合写下一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灵柩运往四川的时候,群众路祭络绎不绝,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赠“壮节殊勋”,国民党军事委员长赠“死重泰山”四字,表达对王铭章的追思。

蒋介石亲拟挽联悼念王铭章:

执干戈以卫邦家,壮士不还,拼将忠诚垂宇宙;

闻鼙鼓而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