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快,快来救驾!(求月票)

陶训义此时欣慰无比啊!

看着杨鸿年一天天的成长起来,作为老师,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事情。

看来……和陈南在一起,这杨鸿年的进步还是比较显著的。

不过,陶训义真正内心开心的不仅仅是这个。

而是杨鸿年的态度!

有时候,学问可以慢慢提升,但是人的品质却很难改变。

杨鸿年能借陈南之口,说出这样的一番事情来,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正如陈南说的那样!

学术,可以用来炒作,可以用来捞钱,但是……学术你不用毒害下一代人。

中医本就如风雨飘零之舟,伴随着老一辈的离去,新一代的成长才是关键所在。

新学说的出现,绝对不能对新一代的中医人造成那些影响。

黄益平看着陶训义:“陶教授,这杨主任的意思,应该也是你的意思吧?”

陶训义红着脸,说实话……原本他只是想来做场的,至于那些劳什子事情,他真的不愿意管。

可是,谁能想到陈南说出来了这样的事情。

而陈南的意思,应该就是杨鸿年的意思。

陶训义自然不能让自己学生来背锅!

他这么大岁数了,无职一身轻,再说了,身份地位在哪儿摆着呢,无论是他齐庆严还是齐远志,都不可能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陶训义自然要为自己的学生坐镇了,想到这里,他眯眼一笑:“呵呵,嗯。”

黄益平感慨一声:“还是陶教授心细如丝,考虑周全啊!”

“这一番理论,的确不像是一个年轻人能说出来的。”

“而且,您考虑的很长远,也很有道理。”

“甚至考虑到了下一代教育,新一代中医人临床思维的形成,想到了中医的未来!”

“哎……这一点,我不如你啊!”

“我觉得,齐庆严这个事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因为今天是齐庆严,明天会不会是王庆严或者李庆严?”

“这件事儿,我们得重视起来!”

“说心里话,陶老的言传身教,也算是让我受益匪浅!”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作为国医大师,作为中医领域的带头人,我们都不去关注下一代,谁会去关注呢?”

“我这次回去以后,会把你的思想跟中医药管理局的人好好沟通沟通!”

“对于进入学校进行演讲宣传的那些人,一定要慎重审核!”

“到时候,还请陶老不要嫌麻烦,少不了叨扰!”

此话一出,顿时陶训义蒙了!

这……

这他妈也行?

我……我只是想背个锅,没想到,竟然得到了黄益平如此评价!

陶训义老脸一红,我……我受之有愧啊!

不够,讲真!

陶训义现在的名誉是“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

但是,距离国医大师,还缺乏几分机缘。

虽然说,他五十年临床经验已经够了,学术造诣和学术能力,也得到了认可。

但是,想要成为国医大师,还需要几分机缘和人脉。

陶训义这方面还是有所缺乏的。

而黄益平这一番话,似乎让他看到了一丝丝的希望……

不会吧……不会吧……

我该不会要靠着杨鸿年成为国医大师吧?

想到这里,陶训义心情就有些复杂。

而此时,蒋校义也上厕所回来了,他看着黄益平和陶训义两位老先生坐在那里,泰然自若,也不上个厕所。

就忍不住羡慕!

不亏是中医大师,这两个多小时也不上个厕所,保养的肾和前列腺真好啊!

蒋校义坐下来之后,看着两人,说道:“黄老、陶老。”

“你们觉得,齐庆严这个事情……”

黄益平正色说道:“我觉得这件事得慎重!”

“毕竟,中医现在青黄不接的趋势已经出现,我们不能让不成熟的理论影响新一代的培养。”

“得慎重考虑考虑!”

陶训义点头:“嗯。”

蒋校义听完之后,也接纳了他们二人的建议!

……

而此时!

齐庆严和齐远志碰了个面。

两人脸色都很难看。

没多久,一个秘书把书资料拿了过来。

“齐总,关于杨鸿年的资料,都在这里了!”

“您看一下。”

齐远志拿过来一看,顿时皱眉:“这杨鸿年的老师是……陶训义?”

“难道……刚才那一番话,是陶训义的意思?”

齐庆严顿时愣住了。

他和杨鸿年接触可不多。

但是,陶训义的大名还是听过的。

“啧……啊!”齐远志面色忍不住凝重起来。

“看来,今天的事情,显然有些难办了。”

齐远志继续看资料,越看脸色越有些蹊跷。

“这些资料确定无误吗?”齐远志看着一旁的秘书。

秘书点头:“嗯,这些评价和信息,都是我们找专业人士和熟悉他的人给出的中肯评价。”

“志大才疏?”

“用人不善!”

“临床和科研能力一般!”

“斤斤计较?”

秘书点头:“嗯,杨鸿年曾经参加过几次学术会议,但是……水平很一般,没有任何独到见解,他这主任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拿到的。”

齐远志看完之后,沉思起来。

如何才能改变大家的思维呢?

要知道,刚才陈南的那一番话,显然让他们的这个学术很难推广出去。

如果齐庆严的学术推广收到限制,新河医药公司的新药,也比较难推广起来。

现在很多医药公司的推广,已经开始变得硬核起来了。

这其实也是学习的西方的优秀经验。

每一款新药的研发之后,总会邀请那些知名专家召开一次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上,他们聘请的学术顾问,就会讲新技术,新发现,然后顺势推广新药。

现在,中医药也开始了这么干了!

他们先要找专家,大师,进行开学术会,然后传播一种新的学术思想,而这些药物就是这种新学术的春凤下,开始了资本的收割!

电视台的广告?

别开玩笑了。

电视上的话,哪有医生的话好使?

但是,此时此刻!

因为陈南的那一番话,让现场不少专家学者都已经开始对齐庆严进行质疑了。

如果到时候,蒋校义和黄益平他们也不赞成,那怎么能顺利开展学术演讲呢?

那风……怎么吹起来呢?

所以!

齐远志得想一个新的办法。

沉思片刻之后,他看向齐庆严:“这样子,你一会儿,找个比较疑难的问题好好考验一下那个小伙子!”

“在场的都是专家!”

“我们只需要证明,这小伙子,还有杨鸿年水平技术都很一般,这样一来,大家对于刚才他们说的话,自然也就质疑了。”

齐庆严点头:“只能这样补救一下了!”

“行!”

“我好好想想。”

“可是……陶训义……”

齐远志呵呵一笑:“到时候,你真要是能把杨鸿年问住了,陶训义能有什么好说的?”

“徒弟不行,师傅能好了?”

“你先问那小伙子,让他知道,当枪口,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就看你尴尬不尴尬!”

“一会儿让记者好好拍摄。”

……

……

会议回来以后,重新开始。

众人看向杨鸿年的眼神,显然已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或者说……眼神里,多了几分尊重。

此时的杨鸿年心情大好啊。

这小陈,简直就是他的福星啊!

不行不行,以后有这样的会议,得多带着陈南出来参加参加。

陈南也回来了,他刚才没有上厕所,毕竟……年轻就是资本,肾好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了,还是要劝大家不要憋尿,对身体不好。

陈南在大家上厕所的功夫,去茶点席转了一圈,发现好吃的还真不少!

就连那些甜点和点心,都是手工制作。

大夏天的,还给这些专家准备了哈根达斯,你敢想?

陈南不是没有参加过会议,只是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内场会议。

刚才十分钟的功夫,喝了一杯咖啡,吃了几块点心蛋糕,顺手拿了两块哈根达斯。

“主任,给!”

陈南也觉得自己让杨主任背锅不太合适,顺便给杨鸿年拿了一点吃的。

杨鸿年看了一眼哈根达斯,有些眼馋,看着陈南的眼神,多了几分柔和。

不错……

这小子,还挺孝顺!

这个时候,杨鸿年正要伸手的时候。

而陈南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拿了过来。

“不行不行,你不能吃!”

杨鸿年:“??”

陈南自顾自的说到:“这冰激凌容易伤及脾胃阳气。”

“脾阳不足,容易伤及肾阳。”

“您肾虚,还是别吃了!”

说完,陈南塞到了嘴里。

杨鸿年见状,顿时瞪大眼睛!

我……我他妈怎么就肾虚了?

陈南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哦,对了,您可能还有糖尿病呢!”

“这个蛋糕也别吃了!”

【叮!恭喜您,收到来自杨鸿年的差评,差评等级:初级,获得奖励:冬虫夏草:20g!】

陈南对于差评,已经熟视无睹了。

至于杨主任生气?

生就生吧!

说你肾虚是对你好。

陈南认真看着杨鸿年,说道:“忠言逆耳利于病!”

杨鸿年气的差点把陈南掐死。

你做个人,好吗?

这小子,简直混蛋,不禁夸!

陈南刚刚吃完哈根达斯,清凉的感觉从身体之内散发出来,舒服无比!

“真甜!”

杨鸿年:(??へ??╬)!

而此时,忽然一阵声音在陈南耳边响起。

【叮!恭喜您,刚才您对齐庆严的评论,得到了众人的认可,蒋校义、陶训义、黄益平等人慎重考虑对其新学说的看法,获得奖励:专业级宝箱一个。】

伴随话音落下!

顿时,一个华贵铂金的宝箱出现在了陈南的眼前。

专业级!

陈南呼吸急促。

他搓了搓手,赶紧打开。

【叮!恭喜您,获得奖励:专业级叶天士温病心得感悟!】

陈南看着奖励,顿时惊喜起来。

叶天士的温病心得感悟?!

叶天士是谁?

名桂,字天士!

在整个中国医学史上,叶桂都是一位具有巨大贡献的伟大医家。后人称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他首先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医学大师。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他是当之无愧的。

而且!

史书称其“切脉望色,如见五藏“!

这就足以看到历史上对于叶天士的评价有多高了。

和仲景、元化是一个级别,元化是谁?华佗啊!

抛开个人成见,历史评价中,叶天士绝对是要超过刘完素的。

而且,叶天士学术态度十分端正,对写书立著这种事情十分严谨,以至于他在清朝这样一个印刷成熟的年代,仅有几本书,甚至还是他的学生总结出来的。

但是……他的影响力却很大!

陈南深吸一口气,直接点开了叶天士的温病心得感悟!

心得感悟这种东西,十分难得。

因为这里面涵盖的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类型的技能,而是叶天士对于温病的理解,诊治等等……综合。

陈南显然有些迫不及待了。

选择学习的这一瞬间。

大量的信息席卷而来,比起这磅礴的知识,陈南显得单薄了很多!

陈南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他似乎看见了明清交替的历史轨迹,也似乎看到了当初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疫情频发,战争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这种……求天无路叫地无门!

此时,一个出身医疗世家的叫做叶桂的男子,他发现陈旧的辨证思路已经无法更好的去拯救患者。

于是!

他亲自走遍疫情之地,探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他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为后世治疗这种疾病,奠定了基础!

终于!

他演习苦练,打破中医辩证传统思路!

创新性的提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

良久!

陈南睁开眼睛。

【叮!恭喜您,您的温病感悟,提升至:专业级!】

【叮!恭喜您,您的卫气营血辨证思路,提升至:精通级。】

【叮!恭喜您,您的方剂学提升至专业级!】

……

陈南深吸一口气。

叶天士带给自己的,绝非只有温病的感悟提升到了专业级,就连卫气营血辩证思维,也提升至精通级。

甚至,那些大量的心得感悟,让他的方剂学,一举突破,到了专业级!

陈南深吸一口气。

真的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啊。

要是这都不能为中医做出一些自己的贡献来,是在是浪费了祖宗和前辈的一片期望。

陈南坐在椅子上,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

而杨鸿年转身好奇的看了一眼陈南,这一刻……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觉得,陈南似乎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

具体是哪儿,他也说不出来。

吃冰激凌还有这样的效果?

……

……

会议继续开始,而专家们中场休息以后,也继续开始了交流和沟通,有了上半场尾声时候陈南的那一番反驳,以至于后半场一开始,讨论就越发激烈起来。

从桑菊饮,到银翘散。

从黄连解毒丸,到防风通圣散。

每一个病例,每一个方解,都精彩无比!

得到了叶天士温病感悟的陈南,此时此刻对于众人的讲解,更加清晰了起来。

甚至于,他俨然发现,他的水平,比起众人,并不逊色太多。

当然,说要强太多,也不至于。

毕竟……

时代滚滚向前。

医学也在发展。

他得到的是叶天士的温病心得感悟,但是……千万不要厚古薄今。

现在人们对于中医理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依然有了进步。

每个时代,都会诞生出一些足够优秀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