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钱花去大半后,蔺洵回家,正好碰到隔壁村的牛“跌死”,大家都想买牛肉,四婶还过来问要不要稍带,蔺洵想,要!别人不要的部分他包圆了,托付四婶煮熟烘烤成肉干。

那可是好几十斤啊!做成肉干顶多十斤,四婶咂舌,真舍得花钱。

“难得吃一次牛肉,下回碰到还不知道啥时候,留着吃也好。”

这也是,碰到牛肉的机会很难得,四婶没买牛肉倒是记得买了几斤猪肉,顺手就做成肉干,留着自家人吃。

蔺洵去地窖巡视自己置办的东西,盐一罐,猪肉干三十斤牛肉十斤,各色药丸药粉一包,面饼子可以等临近再炸,现在是几百斤的面粉,衣裳鞋若干,衣裳的衣摆四个角都塞了一块碎银子以备不时之需,其他的等想到再说。

毕竟有两辆马车,早期可以尽量塞满,最占地方的就是粮食,路上就会消耗大半。

蔺洵摸着靴子里的匕首,把自己的身份文牒和举人证明都用油纸裹了一层又一层,到时候贴身守着。因为如今的户籍制度就是田绑着人,如果出没在户籍外一百里的地方时,都是需要文牒的。当时有功名的人不在此限制里,他们可以到处游学。

时间过去一个多月,闹事的消息快要传过来了罢?

蔺洵正想着,方一河专门来请了他一趟,说是有举人聚会,蔺洵想打听消息欣然前往。

蔺洵帮着方一河指点过好几次布置或者菜谱的事,方一河念着人情有事总会请他去,带他认识其他的举人。他们自从一圈资源置换,没人引荐还真不好进入。

只是环视一圈,蔺洵赫然是其中最穷的,他也不生气,自斟自饮喝着酒水,以后这么好的酒水恐怕难喝到,对了准备几瓶酒也不错,用轻便的竹筒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