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若是您泉下有灵,儿子不求别的,还望多多保佑阿瑛平安顺遂,诸事如意。

山间葱茏的柳枝婆娑摇动,彷佛是在替赵夫子应答他的话,一路目送二人相携下山而去。

*

“童试明年二月便要开始,如今算算也只有八个月的准备时间,不知道可否来得及?”常瑛那手中的帷帽使劲扇了扇风,五六月份的天气热得她鬓角浸湿。

赵恪适时地给她端上了被井水湃过的西瓜,好叫这冰冰凉凉的果子解一解暑气:“童试本就无需准备些什么,不外乎四书五经、试帖诗论,没甚么难的。”

他这话说的也算对,童试身为科考路上的第一重关,着实称不上太难。题目诗文皆有一定格式,但凡一心要读书上进,多磨几场便多半也能如愿。不过,如赵恪这般成竹在胸,倒是少见。

他自小开蒙,若非家中变故,学识早便能下科场,而今也不过是实话实说,并没有甚么骄矜自傲的意思在。

“既如此,便好好回去嘉山书院温书复习罢,我与阿爹阿娘都等着你一路蟾宫折桂。”小姑娘抬眉一笑,意气飞扬。

倒退一年时间,谁能敢想到,那个捉襟见肘的常家与孤身流亡的赵恪能够有这等底气?

吴氏在一旁瞧着,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千,送了赵恪前去书院读书之后,忽地对常瑛道:“这般好的光景,若是你大哥在,便好了……”

她大哥常平在别人的铺子底下做学徒已经有了五年时间,算算日子也该到了当时契纸所签下的期限。

从前这是常家太过贫寒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常家手底下倒也攒了小一千两银子,再也没有要留大哥在别人家做伙计的道理。

笑着把那半个西瓜塞到吴氏手里,小姑娘连声应下母亲:“好好好,我这便去县城看看,争取早日把接大哥回来。”

徐掌柜在夔州支撑不易,大哥又有多年学徒的经验,若是能够成为徐掌柜的左膀右臂,自然比在一个小小的货铺做学徒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