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八皇子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又是嫡子,按道理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只是他身体不好,近年来甚至都不能去上朝了,只一心在府中养病;即便如此,像今夜这般凶险的情况一年也要闹个几回。

十二皇子最善攻心,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六部中笼络了吏部尚书站在他这一边;但十二皇子的生母祥嫔不受宠且去得早,皇上又隐隐怀疑他野心太重,对他有明显的忌惮和疏远。

至于十六皇子,他成年后便一直驻守云南,多年来战功累累;他自然也有他的弊端,手握重兵的人本就会被忌惮,他为人又过于耿直不懂变通,常常气得皇上头脑发昏。

“阿瑾的名字叫尹修瑾,是十六皇子的伴读,从小跟他一起长大。十六皇子和八皇子又是亲兄弟,虽然没在一起生活,但感情很好,所以阿瑾和八皇子也很要好。”

沈海遥说:“有意思,明明小时候和他们两个关系更好,长大了怎么就和十二皇子在一起了?”

褚鹤惊讶:“是十二皇子吗?你确定吗?”

沈海遥:“百分之九十确定吧。你没听到毓琛刚才说的话,恶心死我了。”

他俩在马车内无声地交流着,话说到激动时难免控制不了表情。尹侯爷一路看着,几次欲言又止。

终于回到自家府邸后,尹侯爷支开褚鹤,对沈海遥说:“阿瑾,小时候你与谁交友我都不管,但现在——今时不同往日,我不希望你与他们任何一位走得太近。”

尹侯爷背着手抬头看向远处,缓缓说道:“咱们尹家的祖宗是大渝的开国功臣,可到如今已经几代不入朝中,你可知这是为什么?”

他定定盯着沈海遥,“坐到那个位置上的人,都是会变的。离他们远一点。”

他似有千言万语要说,但最后只说了一句话:“离他远一点。”

回到尹修瑾的卧房后,沈海遥一刻没耽搁,立刻开始了记忆传送。

正如褚鹤所说,尹修瑾自小与十六皇子毓玚一同长大。他作为皇子伴读,自小长在宫中,与各位皇子一块儿玩着长大。

这些个封建时代最讲究身份尊卑,特别是家族势力的高低。尹家虽久不涉朝政,但家业底子在,哪怕在宫里也能被人高看一眼。

而有些皇子,虽然是皇帝的儿子,却因为生母卑微,甚至会被皇子侍讲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