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

对于县城中等甚至中等偏下的人家来说,临近年根儿了,有地的大多已经买了粮或收到佃租了,花点钱来小小地奢侈一把,也还是能够承受得起的。

县城里其他酒楼掌柜,眼红得牙都快咬碎了,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一个个儿还要特意跑去初味轩吃上一回,看看这个烤鸭究竟有什么魅力,竟然惊动了大半城的人。

但是吃过又如何,这鸭子到底是怎么烤出来的,哪里是吃一两回就能学会的。

各家店倒也都埋头在家琢磨,但他们根本不知道,挂炉烤鸭在入炉之前究竟还有多少道准备工序,光是把鸭子腌制一下就挂进去烤,那烤出来的不是干如柴就是黑如炭。

大家也不得不服气,你就说吧,自打初味轩出名之后,除了店里的菜牌子之外,其他各种细节也都有人跟着模仿,比如伙计们统一的着装,或是店里统一印着名号的碗盘。

这些都容易学去,但是想要模仿初味轩的菜?那可真是难如登天了!

别的不说,光是初味轩的那一味高汤,就不是别人能学得去的。

炒菜的时候舀一勺加进去,顿时提鲜增味,偏生还不喧宾夺主,比放什么调料都好用。

拌馅儿的时候舀一勺进去搅上劲儿,做出来的饺子、馄饨都是一咬一汪汁儿,馅料不死不柴,吃得人满口生香。

这个高汤的配方,不知让多少人垂涎不已。

店里从封七到最小的韩双林,都已经遇到过想要花钱收买他,希望能弄到高汤秘方的人。

价位从开始的十两、二十两,如今都已经加到上百两了。

但是怎么加价也没用,高汤如何熬制,再如何提清,这些配方都牢牢地捏在夏月初手里,连夏瑞轩和王桦都只学了些皮毛。

夏月初最近了解到,表现一直还不错的李维栋最近有些心神恍惚,经常切着切着菜就神游天外了。

连切丝切片这种简单的活计,也切得薄厚不均,粗细不一,被曹雁辉训斥过几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