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几个表嫂精疲力尽地弄着孩子,见平安这样乖巧懂事,也忍不住有些脸上臊得慌,觉得自家孩子真是上不得台面,叫人家一下子就比下去了。

一个生得白皮细眼的女人开口道:“哎呀,要不说人家都想把孩子往城里送呢,就是有好处,看看人家平安,进城才几个月,行事做派就跟我们不一样了。”

夏月初记得之前刘氏介绍,说这个是三表哥家的媳妇朱氏,听她这话说得酸溜溜的,便没有接茬儿,抬手给平安夹了一筷子土豆丝搁在碗里。

平安如今用筷子用得还不太好,土豆丝这种不好夹的菜,他夹起来还没等挪到碗里就已经掉了大半。

刘氏却被说得不好意思起来,忙接口道:“嫂子也不用夸他,他平时也闹腾着呢,许是最近大鱼大肉吃惯了,反倒不怎么感兴趣了。平时他姑捅咕点儿什么好吃的,他都屁颠儿屁颠儿地跟在后头要呢!”

夏月初一听刘氏这话,知道她没有别的意思,只不过听在有心人的耳朵里,怕是就不那么好听了。

果然,朱氏的脸色就有些不好,面儿上没说什么,但是扭头就朝身边大儿子的屁股上掐了一把,斥道:“你给我坐稳当了,家里过年没给你吃肉啊?丢不丢人?”

她大儿子满嘴满手的油,虽然被掐得龇牙咧嘴,但还是不屈不挠地继续啃着手里的猪蹄儿,含混地说:“家里做的没有这个好吃。”

桌上几个孩子闻言全都点头。

王氏根本不惯着儿媳妇这些臭毛病,直接开口道:“行了,孩子爱吃肉有什么丢人的?好吃就是好吃,说错了么?都是实在亲戚,谁会笑话?”

见婆婆开口了,朱氏心里虽然不得劲儿,但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月初的手艺这么好,难怪能把生意做得这样红火。”吕氏见状笑着说:“要说还是咱们姑奶奶命好,生了个能干又孝顺的好闺女,如今可不就得了闺女的济了,以后吃香的喝辣的,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吴氏听了这话,虽然是夸奖,但是心里头难免有些不得劲儿,一家子靠着闺女过日子,说出去脸上都臊得慌。

“舅母就别夸我了,再夸我都要骄傲了。”夏月初笑着凑趣,“再说,如今生意能做得这么红火,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就只会忙活后厨这一摊子事儿。

当初开酒楼之前想得挺好,只要菜做的好吃不就得了。可是开起来才知道,要维持这么大一个酒楼的生意,琐琐碎碎的事儿那可真是一点儿顾不到都不行。若是没有我大哥帮衬着我,我哪儿能有这么轻松呢!

大哥这个掌柜做得好,酒楼的生意才能这样好。实不相瞒,最近还总有别的酒楼过来挖人,价钱开得一个比一个高,得亏这是亲大哥,不能丢下我不管,不然我可要担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