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页

“夏老七论起来该管你爹叫声叔,但是他比你爹也就小不上十岁。我嫁到夏家村刚怀上你哥的时候,正好赶上朝廷来村里征兵,当时来征兵的人就在村口支起两口大锅,一锅蒸着白面馒头,一锅炖着红烧肉,说不管谁家的孩子肯去当兵,朝廷不但给银子,还让家里人去敞开肚子吃一顿。

说实话,那个时候困难得不行,我嫁到你家之后,别说是肉了,连口大油都吃不上,当天那个馒头和肉的香味儿飘得满村子都是,我到现在都还能想的起来。

夏老七当时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在家待着吃不饱饭也娶不上媳妇,干脆牙一咬就说去当兵,自个儿出去说不定能创出一条路来。

他既然去当兵了,家里自然就能跟着去吃一顿馒头就红烧肉。

结果他爹就是因为吃得太多,晚上回家就说胃里头撑得慌,喝了半瓢凉水躺下了,没到后半夜就活生生被撑死了。”

夏月初听得不由得唏嘘,这种事儿她是没见过的,前世小时候好歹也还有政府的补贴和村里人的接济,日子过得再苦好歹也没饿着肚子。

但是她的确听师父说过,早年间日子过得苦,多少人吃不饱饭。

师父就亲眼见有人饿得不行吃豆子填肚子,结果豆子在胃里涨开活活把人撑死。

所以听了吴氏这话,夏月初就更加担心了。

吴氏也气得不行,对夏月初道:“以后没啥大事儿快别去接我俩过来了,在县城的时候他还算安分些,今天可好,到府城来不够他嘚瑟的了。”

好在这回儿韩双林已经请了大夫回来。

大夫给董大检查之后道:“粽子再好吃也没有这么吃的,好在问题不算太大,但是以后可未必就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我看你如今这样,汤药开了怕是也喝不下去,还是施针吧。”

好在董大才三十出头,正当壮年,肠胃也扛折腾,待大夫施针之后没多久,就说觉得胃里头舒服多了,夏月初直接把人留到晚上,见当真没事儿了才放他离开。

董大离开前,除了对夏月初道谢之外,还颇有些欲言又止。

“咋了?”夏洪庆忍不住问。

“那啥,我、我这儿有一百文零钱,能不能买、买一个肉粽子……”董大摸着怀里的一两银子,着实不舍得花,便掏出出门前他娘给他带上的一串铜板,有些不好意思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