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页

扣三丝里面用的高汤是单独吊出来的,是夏月初的师父前世在孔府三套汤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比做开水白菜的汤还要更讲究一些,没有重要的宴席,基本上是不会做这个的,实在是太过麻烦。

原本夏月初做的高汤,需要用到红扫和白扫来吸附汤中的杂质。

而这个三套汤,非但要用到这两样,还要多加上两种,肉扫和血扫。

其中肉扫是将猪里脊肉剁成肉糜制成,血扫则是用鸡血制成的。

整个过程十分繁琐复杂,需得有专人一直看着,经常需要不停地搅动来提清汤汁,所以一般情况下根本用不到这么费劲地吊汤。

但是扣三丝吃的就是个鲜味,汤汁是十分关键的,再者说也是为了给魏国涛撑面子,所以夏月初才把这套吊汤的法子从记忆深处翻出来了。

而且为了担心有人偷师,这个汤汁她是在家里叫人做好之后带过来的,并不是在魏府的后厨做的。

不过她这番工夫的确没有白费,吃了扣三丝的人,没有不夸汤汁味道浓稠醇厚的。

而且懂行的人还能尝出来,这道菜的汤汁其实是有挂口感的。

这个所谓的挂口感,其实是一种行内的术语,指一道菜入口并且咀嚼下咽之后,口中会有明显的留香,而且这种感觉会相对持久,即使喝一口茶之后也不会被冲淡不见,而是依旧余韵犹存。

颇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界,是所有厨师都想要追求的一种味觉境界,但是很多时候,这种境界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够身份参加魏府婚宴的,都不是寻常的平头百姓,大多是吃过见过的,相对来说更有见识和欣赏能力。

尤其是主桌那边的几位老先生,对这道扣三丝简直是推崇至极。

“别的不说,光是这一手刀工,就着实难得了,多少老师傅都没有这样的功力。

只有那些无知之人才会说刀工无用,味道为上。

殊不知刀工的变化,是会改变食材的口感和入味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