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页

“灯笼茄子。”

“猴头菜心。”

“水油浸刀鱼。”

“天梯鸭掌。”

刘启知道小皇帝不喜鸭掌鸡爪之类的食材,但是很爱吃鱼,于是便先夹了一条刀鱼。

吃刀鱼的最佳季节一般在立春到清明之间,但是大部分荤菜食材都被御膳房挑走了,夏月初见宫中准备的这批刀鱼还算新鲜肥美,于是才做了这道菜。

宫中这次采买的是长江刀鱼,鱼身圆润,整体白里透亮。

刀鱼之美,在其鱼肉脂肪丰富,烹饪时需尽量保证鱼身完整,以减少油脂的流失。

大齐人吃刀鱼,多用清蒸,以吃其鲜美原味。

但是古代交通不便,渔产养殖业更不发达,刀鱼捕捞上来,即便半点儿都不耽搁,快马加鞭地运往京城,风味也难免受损。

所以这样的刀鱼如若淡淡只是清蒸,鱼肉虽嫩,但是腥味难以尽除,入味也不尽如人意。

加之此时不是时令,鱼身没有达到最丰腴的程度,所以夏月初再三权衡,选择了水油浸这种烹饪手法。

在烹饪的过程中,鱼腥味会慢慢溶于水中,而水中有油,又会大大减少刀鱼本身油脂的析出。

刀鱼在低温的水油混合物内始终处于饱和状态,鱼身既不会失水也不会失油,最大限度地使刀鱼丰满如鲜。

出锅装盘后浇上料汁,铺上葱姜丝,最后浇上热油,直到上桌都还能听到轻微的滋滋声,香气四溢。

侍膳太监动作娴熟地剔下鱼肉,去除小刺,蘸饱汤汁后,又夹了几根被热油淋过的葱姜丝点缀再鱼肉上面,最后放在小皇帝的餐盘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