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页

廖老爷子一想,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

夏月初也不是毫无头绪地乱来,她还是有几个大概的腹稿的,分别是火锅底料、简易方便面、熬制辣酱和肉罐头。

火锅底料中加入牛油和各种香料,容易保存携带而且不易变质。

夏月初之前就已经做过简单的浓缩汤料给薛承带着外出,但当时周围环境寒冷,加上来回所用的时间不多,所以在防腐保鲜上面并没有花什么功夫,这次主要需要尝试的,就是如何延长火锅底料的保存时间。

简易方便面似乎是最好实现的了,利用方便面之父安藤百福最开始的方法——瞬间热油干燥法,将已经调味过的面条油炸使之干燥,既方便存放又方便携带,可以干食充饥,也可以用热水泡开吃,十分方便。

至于要做罐头,是因为那四个西洋来的玻璃匠人,最近终于捣鼓出了夏月初想要的玻璃容器。

所以夏月初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罐头。

前世,跟她同年代的东北小孩说不定都有印象,妈妈会用输液用过的玻璃瓶子,灌上满满的西红柿酱密封起来,等到冬天新鲜蔬菜很少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解馋了。

但是如果真的想做罐头,她要面对的问题也很麻烦,现在做出来的玻璃罐子都跟后世收口的玻璃花瓶似的,没有螺旋圈口,更没有配套的瓶盖,该如何封口密封?

即便能找到能工巧匠,给玻璃瓶打磨出圈口,做出密封的盖子,肯定也是很费功夫的,根本无法大批量地制作。

而且玻璃瓶子携带运输都不方便,万一路上都打碎了,就也白费功夫了。

不过夏月初在这个事儿上算是藏了点儿私心,她原本就没指望罐头能够大批量地制作,只想能找人弄出几个,给薛承准备几瓶吃的路上带着。

夏月初天天忙着跟廖老爷子研究这些便携食物,完全没有察觉家里的情况,更没发现夏家老两口和夏瑞松已经在京城待不住了。

研究这种便携的方便食品,跟开发一道新菜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这项工作,其实是十分枯燥乏味的。

单说做这个方便面饼,夏月初就需要一遍一遍地调整水面比例,揉面、抻面、油炸、放凉之后再泡发品尝味道,之后还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对比。

她怕廖老爷子累着不敢让他插手,又不想假手他人,少不得要自己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