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冰淇淋

但上了桌子,李学武却是发现不对头了,这可都是荤的。

凉拌菜是小葱拌猪肝,炒菜是猪心炒韭菜,炖菜是大杂烩,这么看着怎么都是卤货的色呢。

“嘿,感情是剩下的啊”

李学武笑着坐在了老彪子旁边,由着傻柱给几人倒酒,李学武摆了摆手拒绝了。

今天还有事儿呢,要是沾着酒气回家跟家人说话,不大好,没长心似的。

于丽正往炕桌上端着菜,路过李学武这边的时候笑着解释道:“都是这几天剩下的,小燕和我不想卖出去,街坊们也不愿意要这样的,咱们自己不吃可就真白瞎了”。

“没事儿,正好填咱们的肚子里,啥好啥赖的”

李学武摆摆手,示意大家拿筷子,嘴里给这件事定了性。

许是怕李学武和老彪子在意这些,所以于丽才当着大家的面儿提的。

二爷夹了一块儿碎猪肝,尝了尝,说道:“其实啊,都一样,只不过给主顾儿样子好的也让人家吃着舒坦”。

“那是”

傻柱跟几人端了一杯,随后说道:“这样的搁我们这行都算是宝贝,以前就怕落下的少,都可着这样的切,主家不要了都赏给我们了”。

“呵呵”

姥爷倒是没在意大家说的,端着酒杯跟二爷碰了一个,又点了点闷头吃饭的葛林说道:“这些天可是累坏了葛小子了”。

因为葛林的年龄小,所以在姥爷跟前儿也只能叫小子。

但这个小子可一点儿都不小,一米九几的大个子,膀大腰圆,也不知道老巴朵以前给他吃什么长大的。

这会儿听见姥爷夸,葛林也仅仅是抬了抬眉头,冲着姥爷那边看了一眼,便继续闷头吃了。

这边的饭菜还算合乎口味,他可没有什么忌讳,逮着啥吃啥。

迪丽雅和帕孜勒是有些忌讳的,但到了这边,帕孜勒跟妹妹说的便是入乡随俗,以后怕不是要在京城扎根。

当然了,在饮食习惯上于丽安排伙食的时候也是照顾着迪丽雅,由着她自己做一些可口的。

倒是西琳,没有迪丽雅那么的在乎,到这儿就跟普通汉人一样。

刚才也是故意跟李学武开玩笑,这会儿上炕吃饭前又过来跟李学武说了几句饭菜的话。

其实也不是啥好玩意儿,都是猪杂碎,也是老彪子维持跟刘主任的面子,每天从供销社弄来一副而已。

这还不是供销社全部的,仅仅是其中一副,倒也是够这边消化的。

除了卖的,剩下的李学武就着饭桌跟老彪子说了,就用作大家的伙食。

夏天了,好些食物都不好保存,时间长了要变质,东西不要还可惜。

最好的办法是买个冰箱,但李学武不想惹那个麻烦,赶紧的叫老彪子回头跟小燕儿她们商定。

老彪子今天也是想着跟李学武商量一下销路的问题,这玩意儿确实不大好处理,他还想着找几个单位送一送。

“这么点儿,每天收摊其实也剩不下多少”

李学武敲了敲桌子,道:“没必要,你要是多整,挣不了多少不说,她们女同志也是辛苦”。

不想老彪子在这小事上扩张,打消了他给别的单位送卤货的建议。

这玩意儿自己换破烂或者自己吃都没问题,要是叫刘主任知道他们把卤货拿出去卖,不大好。

吃饱了饭,等着姥爷他们喝得了酒,李学武跟姥爷悄声言语了一句,两人便出门回了家。

这边刘茵收拾完饭桌碗筷也是等着李学武他们呢。

吃饭的时候刘茵还是跟老太太说了这个事儿,李顺听见后还是有些愣神。

盼着儿子长大成人,盼着儿子结婚成家,这么一天突然到来,还叫他有点懵住了呢。

等李学武跟着大姥进屋的时候,家里人正跟北屋炕上喝水呢。

“这么一收拾是宽敞了啊”

大姥只是在收拾完那天看了一趟,这些天也没过来,今晚这么一进屋倒是比对出敞亮来了。

灯泡还是那个灯泡,但这屋里的亮堂程度比以前好多了。

李学才从炕边站了起来,给大姥让了位置,由着大姥上了炕。

这个时候炕上坐着的便是大姥、老太太、李顺,外加李雪抱着李姝,刘茵则是坐在炕边。

赵根家的觉察出人家要说事儿,吃了饭帮着亲家收拾完便去南屋歇着了。

李学武拎了凳子坐在了炕边,由着三弟学才给端了一杯茶水。

“你也坐着听听,早晚也要有这么一次”

笑着跟学才说了一句,李学武拿了准备好的方案就着炕边跟家里说了他对婚礼的准备情况。

“跟顾家那边商量好了,顾宁父母都没啥意见,只是提了亲戚大体人数”

李学武正说着,李姝见着爸爸正在说话,迈着小短腿登登登跑过来就要抢李学武手里的纸。

她觉得这玩意儿没见过好玩儿,又是家里人都看着的,以为是宝贝呢。

李学武见着闺女扑过来,先是挪了茶杯,随后便是紧忙将闺女抄在了怀里。

“呵呵,这小魔头”

刘茵笑着就要过来接了孩子,却是被李学武示意不用。

李学武就这么抱着闺女,抖开了手里的纸继续说道:“房子那边前期顾宁收拾了一下,我又补了些家具,她现在住着都够用,晚点儿准备几套行李就成”。

“是亲家给准备嘛?”

刘茵特意问了一句,倒不是要求啥,因为顾家的女人都上班,这按照习俗,新人的被褥应该是娘家给准备的。

多少套都是那么个意思,新人这边如果觉得不够可以自己再添置。

“这个就别强求了”

李学武用自己的胡子茬蹭了蹭闺女的小脸,让闺女躲了抓纸稿的手,来护着自己的脸。

嘴里则是跟母亲和老太太解释道:“那边我收拾第一遍的时候只是找窦师傅弄了个大面儿,卫生和软料啥的都是顾宁置办的,我想着行李就在这边做,我来准备料”。

“用你准备个啥”

刘茵不满地说道:“你是我儿子,结婚我还准备不起行李了?”

李学武知道母亲的意思,笑着解释道:“上次去边疆我都想好这出儿了,早买好了布料和棉花,只等着崩被就成”。

“这孩子”

老太太笑着说了李学武一句,随后跟刘茵说道:“那咱就去供销社挑好的被面儿,再可着红布裁几套枕头套和床单,有绣的更好”。

“这绣龙凤的绸子面儿可不大好找,明天我去转转”

刘茵也是应了一声,随后跟着老太太商量道:“这枕套上的鸳鸯怎么办?买可不好买”。

李学武看着已经商量起细节的老太太和母亲不由得苦笑了一声。

这还仅仅是个开头儿呢,要注意的就这么多了。

李学武拿了钢笔将母亲和老太太讨论的也都记了下来,他也是想着有没有关系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老人都是讲究这些东西的,其实枕套上到底有没有那两只肥鸭子他不大在乎的,但老人在乎他就得在乎。

毕竟新房是要在结婚那几天接受亲朋好友的参观的,这是一种认门,也是招待之礼。

当然了,要是细究起来,无论是被面儿的龙凤或者那两只肥鸭子,亦或者是出嫁的鳯袍上的绣,都应该是新人在出阁前绣好的。

但现在不能按照老礼儿来了,要让顾宁拿针缝皮行,缝被子绣花样怕是不成。

好在刘茵和老太太都不是认死理儿找那些四眼儿齐的,这个时候谁还讲究那么多。

两人商量好,李学武又继续说了起来。

“被子行李啥的交给您了,我俩的衣服我就找裁缝做了,方便些”

见母亲想要说话,李学武补充道:“事情还很多,咱家还得跟顾宁家那边见个面,再有就是得给亲戚们送信儿啥的,忙不过来”。

刘茵听了儿子的话也只好点了点头,她想尽自己所能给儿子最好的,但力有时穷,只能可着儿子的安排了。

李姝见爸爸跟自己分享那张纸,由着自己看着,便也像是看得懂一样,认真地模仿着爸爸,嘴里嘀嘀咕咕的。

李学武说完房子和衣服行李的事儿,又说了婚礼举行的地点和时间。

李顺一听不是由着轧钢厂或者分局这边组织,便微微皱眉问道:“这跟西院儿办,是不是不大好?那边可都是仓库啥的”。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稿纸,跟父亲和姥爷这边解释道:“抛开邻居们单独办不大好,如果就着同事在厂里或者分局办又太局限了”。

李学才见着李姝在二哥身边添乱,便拿了玩具逗着李姝,随后从李学武的怀里把孩子接走了去玩了。

不过他还想着听听二哥的婚礼怎么安排,以后好学着点儿。

所以抱着李姝也没有往客厅走,就在屋里转悠着。

李学武这边则是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来的人估计有点儿多,我想着把北仓库和西仓库清理出来,到时候酒席就在北仓库摆,西仓库做临时库房”。

北仓库都好说了,结婚用到的酒菜啥的终究是要有个地方专门管理的,为的就是防止出了差错。

李学武想了,西院儿院子大,来人也好存放车子,也有个空间。

再一个就是大院儿这边不算后院儿的房子,但是家里的,倒座房的,和马上要建成的李学才那屋,招待些娘家且和贵客还是方便的。

他是不准备收礼账的,但在跟家里人讨论的时候被姥爷几人给说了。

“你这么想是不对的”

姥爷抽了一口烟,手指点了点炕席说道:“你想的我知道啥意思,但没必要标新立异”。

李顺也是微微皱眉,等姥爷说完跟着说道:“街坊邻居有事情咱家可是都随份的,你要是不收,那以后谁敢收你的?”

“再有就是你同事,你本身就是干部,年龄又小,再这么做是要让人家说闲话的,凭白议论你倒是不好”

李学武想了想,是自己武断了,他光估计接下来的风向了,倒是没想着风土人情。

老太太见李学武明白了,也是没往深了说,只是跟着李学武叮嘱道:“该送请柬的要送,该传口信儿要传,甭管人家来不来,你要做到”。

“知道了奶”

李学武应了一声,在稿纸上把讨论结果记了下来。

“酒菜就由着柱子哥和彪子张罗,我再跟厂里借几个厨子,足够用,剩下落忙的由着倒座房他们忙活”

跟家里人说了酒席的事儿,李学武看了一下,抬起头对着父亲说道:“招待且的您得帮我想一想,轧钢厂那边我准备请我们处里的同志帮忙,分局那边的准备让沈放来,家里这边您看叶二爷合适不?”

李顺想了想,问道:“街坊邻居都好说了,两边的亲属得安排个熟悉人,叶二叔我去说”。

“那就我来”

姥爷坐在一边接话道:“我跟老二一起招待亲属和街坊这边,也算好照应”。

“嗯,那娘家且就由学武介绍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