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章

祁明澈点头,“不是跟你说过,我六月六号要去吃一顿。”

他那天中午飞过去,排了两小时队,终于吃到。

本来是想当天就给她打包回来,考虑到她几天后要主持节目,肯定要节食保持身材,说不定连喝水都不敢多喝,怕穿礼服有小肚子。

他在那多住了几天。

温笛那天只是随口说说,谁知他会当真,真给她打包回来,“你用了你爸的私人飞机?”

“我自己的。在国外不务正业时,做投资赚了点钱。”

温笛笑说:“不务正业都能赚一架飞机的钱,还养得起飞机。要是务正业呢。”

“那公司就是我的了,没我爸什么事。”

“......”

祁明澈把每样蘸料都打包一点回来,让温笛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调。

这家老店的火锅蘸料在别处吃不到,是店里的一大特色。

他给她一个小碗和勺子,“自己调。”

温笛谢过,放下果汁杯,给自己调蘸料,“这是顿天价火锅。”

祁明澈说:“不用过意不去,权当是我给你的报酬。”

温笛看他一眼,“报酬?怎么个说法。”

祁明澈直白道:“跟你待在一起,我有摄影灵感。”

她拿了一片生菜直接蘸酱吃,闲闲聊着:“像这样的灵感能维持多久?”

“谁知道。”祁明澈也学她,用沁绿的生菜裹蘸料吃,“你是第一个。等没有灵感时我才知道。”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纯情小男生。”

祁明澈笑,“不带这样损人。我当初谈恋爱时不务正业,相机都不摸几下,女朋友就算能给我带来灵感,我也不清楚那是灵感。”

他又卷一片生菜,里面裹了一点腐乳,递给温笛。

“谢谢。”温笛接过来。

她没有照顾人的习惯,在餐桌上都是别人服务她,包括严贺禹。她喜欢吃的东西,根本自己不用动手到盘子里夹,他们总能记住她的喜好,直接夹给她,且挑最好的夹。

久而久之,她习以为常,甚至潜意识里觉得理所应当,她就该被这么照顾。

祁明澈感叹:“让你高兴不容易。”

因为用私人飞机给她空运惊喜,严贺禹还不知道做过多少回。

严贺禹给她的都是恋爱时的天花板。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她晃晃手里的生菜,“现在就很满足。”

祁明澈岔开话题,“就因为田清璐找你,你就不去主持?”

温笛把最后一点菜叶塞嘴里,“我自己也不想看到他,正好有人替我主持,不影响庆典,没什么。”

锅里翻滚着,祁明澈把火调小,另拿一个空碗给温笛盛菜,他说:“下午我们看电影,电影票我订好了。”

他如此跳跃的话题总是让她无法预料。

电影是下午三点十分的场次。

吃过饭,祁明澈收拾餐桌,温笛回房间换外出的衣服。

今天的厨余垃圾有点多,祁明澈收拾好,先送垃圾下楼。

他跟温笛说,在楼下车里等她。

温笛拿上包出门,叮嘱阿姨,晚上不用准备晚饭。

到了楼下,她不清楚祁明澈的车是哪辆,他车多,总开不同的来接她,车牌她不怎么熟悉。

她不爱记车牌号,那时连严贺禹的车牌号都不记。

温笛给祁明澈打电话,“你在哪?”

祁明澈说:“我去洗手间,右边第三辆黑色g65,车没锁,你到车上等我。”正好踏入洗手间,他切断电话。

温笛撑起遮阳伞,直奔第三辆车。

停车位的右侧紧挨着路边的灌木丛,只有左侧的驾驶室门和后排车门方便打开。

她在后车门停下,收伞,另一只手几乎同时拉开车门。

车里有人。

男人穿着白衬衫,裤子应该是黑的,或是黑蓝。

外面阳光刺眼,温笛没仔细看,也没来得及看。

男人长腿自然交叠,低头在擦眼镜。

被突如其来的开门惊了一下,他偏头看过来时,温笛猛地关上门。关门动作只是人在出糗时的本能反应。

这时身后传来祁明澈的声音:“温笛!你上错车了!”

温笛隔着车窗,对车里的人道歉,“不好意思,我认错了车。”车膜反光,她看不见车里的人是什么表情。

祁明澈从公寓楼跑过来。

温笛对着车窗微微欠身,尴尬离开。

祁明澈跑到跟前,呼吸不稳,拿手放在她前额给她挡太阳,她鼻尖冒了一点点汗。

温笛冲他翻个白眼。

祁明澈笑笑,这时候莫名想把她抱在怀里。

已经很久,他没看到她这么鲜活生动的一面。

最近几个月,她任何时候看上去都冷静的不得了,似乎感知不到喜怒哀乐,用个不恰当的词形容,行尸走肉。

不管什么事,很难让她情绪有波动。

刚认识她那会儿,录制《如影随形》第一期,给人第一印象高冷、难以接近。等熟悉,发现她风趣幽默。

她收工跟严贺禹打电话时,是另一幅模样,狡黠又不失骄傲。

直到刚刚,她瞪他时,才是以前的她。

“对不起。”祁明澈指指后面那辆车,“我的车是这辆。”

温笛被气笑:“你不会数数?这是第二辆,哪是第三辆!”

祁明澈也无辜,“我去洗手间时,后面有车,谁知道开走这么快。”刚才温笛拉错的那辆,跟他的是同车型,都是黑色g65。

停在这栋公寓前的车,都价值不菲。

十辆车里有一两辆是同一个车系再正常不过。

祁明澈拉开车门,让她先坐上后座凉快,“今天我给你当司机。”

他坐上驾驶座。

汽车驶离。

“肖总,刚才那位女士叫温笛,之前就是她追尾了我们的车。”司机详细汇报。那辆车还在4s店维修。

“嗯。”肖冬翰慢条斯理擦好金边眼镜,戴上。

似乎对温笛并不关心。

他来这里等个人,提前了一些时间来。

坐在副驾驶的秘书正在查看邮件,看后转脸跟肖冬翰说:“肖总,对方回话,说姜家也许是个突破口,之前他们资金大量流入其中一个项目,目前在往回撤,估计项目出了问题。”

他们肖总是肖宁集团的总裁,眼下肖宁内部争斗的厉害,都想争夺集团控制权。肖总想靠自己彻底打开国内的市场,不仅打开,还要站稳。

肖总的资金进来后,势必影响同行的利益蛋糕,肖总出生在国外,后来一直负责欧美的市场,国内的人脉和资源弱了一点,需要严贺禹那个权贵圈里的资源。

可他们那个圈子,外人很难进入,他们的信息和资源基本圈内共享。

略思忖,肖冬翰说:“那就从姜家下手找突破口。”

秘书顿了下,道:“如果有可能,跟严贺禹合作是最佳,他这个人只看利益,合作中也没那么多啰嗦事。”

肖冬翰:“到时,是我听他的,还是他听我的。”

秘书:“......”

一山不容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