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最近太忙,梅书记都差点忘了这个事,现在听她提起,笑了:“回头就批,你们单位都是年轻同志,谁也越不过你,我会提议你担任清河鸭集团党支部书记。”

余思雅原本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这个集团是她一手建立起来的,而且她还想带着清河鸭走出辰山县,走出c省,走向全国,将清河鸭这个牌子响彻国内,成为风云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不枉费她再活一次。

所以集团要处于她的绝对控制中,这样方便她实施接下来的计划。但庞科长的出现,提醒了余思雅,他们这个集团太年轻了,缺乏老同志坐镇。

所以她这会儿心里有了另外的想法:“梅书记,我就算了,我还这么年轻,不合适,我心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你看冯主席怎么样?他是咱们的老书记,对红云公社的情况最了解了,我跟冯主席共事的那两年,配合得也非常好。”

关键是冯主席一直搞党建工作,对经济不懂,他也不是那种爱乱插手的性格,有这么一个老领导做上司,余思雅并不排斥。而且以后再出现什么中老年思想守旧不好搞定的干部来往,也可以交给冯主席去应付。

他们俩一个搞经济,一个搞这些关系,解读上面的政策,应付检查,一个守好大后方,一个开疆扩土,可以说是珠联璧合。

冯主席没想到余思雅会挑他,特别意外:“这……这不合适吧,小余,我不懂厂子里的事,这个还是你做书记比较好。”

梅书记看着他们俩,琢磨了一下:“这样吧,小余同志说得也有道理,她太年轻了,而且还要兼顾学业与工作,忙不过来,确实需要一位有经验的老同志帮忙。就像昨天那位庞科长,要是有老同志,直接可以让老同志出面招待他,小余也能节省不少精力。也没人规定一个党支部只能有一个书记啊,小余,你担任书记,冯主任,你兼任清河鸭养殖场的副书记。小余在省城的时候,你这个老同志就帮忙看着厂子,处理清河鸭集团跟各养殖场的关系。这样以来清河鸭也有一个统一的话事人,跟县里面其他单位打交道也更合适。”

余思雅和冯主席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个搭档不变,只是正副位置变了一下。

冯主席笑道:“梅书记这个法子好,我看行。”

余思雅看了看他,又看看含笑喝茶的梅书记,不好意思地说:“这……这怎么好,让冯主席给我做副手……”

冯主席知道她顾虑什么,毕竟以前两人是上下级,现在位置相当于倒过来了,而且他年纪还比余思雅大了差不多一倍。她可能会觉得他会没面子,但冯主席活到这个岁数很多事都看开了。

“做你副手怎么啦?现在清河鸭可是个千人大厂,要哪天被你做成万人大厂了,那我可是万人大厂的副书记,这走到哪里没排面啊?梅书记,你说是不是?”冯主席本是安慰余思雅,随口一说,没想到日后这番话会成真。

见他这么豁达,余思雅也有信心,将厂子做大扬名,话说到这份上,再拒绝实在没必要了。

余思雅笑看着两位老领导,由衷地说:“谢谢梅书记,冯主席的支持,我不会辜负两位老领导的期望。”

冯主席乐呵呵地笑道:“好,我这个冯主席都是小余你带起来的,我这又回来跟着建设咱们红云公社,我这心里高兴啊!”

梅书记笑看着他们俩:“过几天我会尽快让县里面通过这件事,余书记、冯书记,你们就等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