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实际上,余思雅估计这个数字还要少一些。虽然这场战争牺牲了不少英雄,可分摊到各个省份数量会大大减少,余思雅虽然想帮忙,但她也没有不自量力地大包大揽全国的烈属,而是只限于本省。这样以来,需要提供的岗位就大大减少了。

高市长听她解释就明白她心里有成算:“你这小同志考虑问题就是周全,那我也放心了。你们服装厂发展得怎么样了?”

余思雅笑着说:“托高市长你的福,我们服装厂目前已经有五百多名员工,而且准备在省大附近开第二家服装门市部,下一步是看看咱们的服装能不能打进百货商店和供销社,要是销量能提上来,以后咱们的服装厂也能进一步扩大规模。”

“那就好,你们这发展速度挺快的。”高市长感叹,这服装厂建厂还不到一年就有五百多名员工了,这次军嫂又要招一批人吧,如果发展良好,后续应该还要招工,很可能成立一年,员工数量就能破千,这可是能提供不少就业岗位。而这样一家单位,他们省城也就给提供了一块儿郊区的地,当地村民的安置工作也是清河鸭自己去处理的。

余思雅含笑说:“尽量吧,咱们省还没有特别出名的服装品牌,我也希望咱们清河鸭这个服装牌子能够立起来,走出去。”

高市长也希望如此,服装厂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如果真做好了,能够拉动经济,带动就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知青回城带来的就业压力。

说话间,车子停了下来。

余思雅隔着玻璃窗户一看,门市部到了,便说:“高市长,那我下车了,麻烦你们载我这一程了。”

高市长还有事,笑了笑说:“客气了,去忙吧,小余同志,只要是对咱们省城有利的,需要帮忙的,你尽管提!”

“谢谢高市长一直支持我们的工作。”余思雅感激地说,然后道了别下车站在路边,等高市长的车子开走后,她才进了店里。

叶梅早看到了她,立即迎了上来,笑问道:“余总,这是高市长的车子吧。”

余思雅点头:“对,今天去民政厅办点事,正好碰上高市长,他就送我一程。”

叶梅艳羡不已,他们家余总可真厉害,连高市长的车也能蹭到。

“咱们什么时候能有一辆小汽车啊!”

听到这句感叹,余思雅不由笑了:“放心吧,迟早的事。”

他们这代人还能赶上汽车满大街,天天早晚高峰堵车的日子。

“红旗呢?在隔壁帮忙吗?让她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我有点事情要吩咐她。”余思雅在食品门市部找了一圈,没看到林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