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页

这个知情同意书就是当初给每个烈属寄去的清河鸭规章管理制度。为了防止以后出现问题,余思雅要求每个烈属都必须签这样一份文件,这样万一她们以后不遵守集团的规章制度,也能名正言顺地赶人,以免集团陷入被动。

马冬云点头:“都签好了。”

“行,放进资料室里保管好。”余思雅叮嘱了一句。她希望这些永远都用不上,但这世上的事谁知道呢?人心易变,还是白纸黑字说清楚比较好。

台上,黎市长讲得非常动情,从他个人的参军经历,家里人对他的担忧讲起,表达了对这些烈属失去亲人遭遇的感同身受。

林红旗站在余思雅身后,小声说:“稿子上好像没这个。”

确实没这个,余思雅一是对黎市长过去的经历不是特别清楚,二来她也不确定黎市长愿不愿意提起自己的过去,毕竟是领导的私事,她肯定不会在稿子上写这个。台上,黎市长是在即兴发挥。

“没有就没有,这不挺好吗?”余思雅淡淡地说。下面的烈属们都被勾起了伤感的情怀,好些人当场哭了,这效果挺好的,她已经看到崔主任几个拿着摄像机在拍了。

黎市长自由发挥,抒了情之后,总算又回到了稿子上,代表丰宁市热烈地欢迎烈属们成为丰宁市的一份子,然后又发表了一些鼓励表态的话,欢迎会总算结束了。

其实李厂长和王书记他们还建议,让几个识字的烈属上去讲话,毕竟有什么比烈属真诚感谢清河鸭更能打动人心嘛。

但被余思雅拒绝了,一是时间不够,二来她总觉得让失去丈夫的女人上去讲什么感谢领导的话,再将别人的伤口在大庭广众之下剖一遍挺不忍的。

所以黎市长发表完讲话之后轮到她了,余思雅上去笑着说:“今天还有一件好消息要跟大家宣布,我们的医院正式建成,请黎市长公布咱们医院的名字!”

下面马上响起两串鞭炮声,黎市长在余思雅的指引下,轻轻拉了一下医院大门左侧的一根绳子,盖在牌匾上的红绸布刷地一下掉了下来,露出医院红色的名字“清河医院”。

“这是我们清河人自己的医院,有了医院,以后大家生病就不用大老远跑去县里,也不用因为交通不便,开销太大在家里拖过去!下面有请我们清河医院新上任的院长,陈秋芸同志跟大家讲话!”

余思雅说完侧身将位置让给了陈院长。

这位陈院长四十多岁的样子,是一名妇产科专家,从业二十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医术。

她是为了给下乡的小女儿和女婿安置工作,才答应来清河医院的。

陈秋芸作为技术人员,说话明显没有黎市长那么圆滑。她上台后,先感谢了一番清河鸭集团的招揽,表示会将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医学,然后就开始宣传起妇女生孩子到医院的重要意义,能够减少产妇和婴儿的伤亡等等,还呼吁大家有病就到医院治疗,不要舍不得钱在家里拖,将小病拖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