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

“对,正好昨晚养殖场这边有车子送货进城,我就跟着车子回来了,在县里的招待所住了一晚上。梅书记,咱们第一站去哪个县?”余思雅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为了腾出时间,这几天她非常忙,胡秘书打电话过来,她刚巧不在,因而也没搞清楚先去哪个地方。

梅书记将手里的资料递给了她,说:“咱们先去平化县,我以前在那边的煤矿厂工作过,跟他们费书记在一个厂子里呆过,勉强算个熟人。而且平化县离咱们辰山县最近,这段路也是最好走的,他们县比咱们县条件好,境内的地势相对比较平坦,粮食作物的收成也比较好,是咱们周边发展最好的一个县,存粮应该也是最多的,农民手里应该也有不少粮食。”

余思雅点头,接过资料翻了起来。

梅书记的这份资料很详细,平化县的面积、人口和土地状况都有,此外还有平化县的产业布局,将几个比较大的单位都例了出来,做了简要的说明。

平化县虽然面积跟辰山县差不多大,但因为地形相对要优越,所以其工业发展也要相对完善一些。而且平化县还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这个县地底下蕴藏着一定的煤矿资源,当地的煤矿厂有两千多职工,是平化县最大的厂矿单位。

不过平化县没有铁矿资源,所以其生产的煤大量向外输送,主要供给给丰宁市钢铁厂。那是全市最大的单位,有三四千名职工。不过丰宁市的钢铁资源也不足,近些年来产量一直在下滑,据说是钢铁资源快开采完了。

余思雅边翻边说:“梅书记,既然平化县这么多煤矿资源,就没想过建一条铁路吗?”

梅书记叹道:“平化县倒是想建呢,可咱们市里都没通铁路,又哪轮得到咱们县。”

也是,煤矿厂和钢铁厂在本地,本市是个大单位了,可放眼全国压根儿不够看。想想首钢的规模,丰宁市钢铁厂在首钢面前就是个弟弟的弟弟。以后这样的钢厂将会是最先被淘汰的一批重工业,技术设备落后,资源不丰富,交通运输也不行,拿什么跟大厂竞争?

除了煤矿厂,平山县其他的工业跟辰山县没太大的区别,也是食品厂、养猪场、肉联厂、砖瓦厂、农机厂等等这些小厂子,规模大部分都只有几百人,全而不强,基本能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

更要命的是梅书记说这条路比较好走,余思雅一点都没感觉。因为车子开出县城没多远就颠簸起来,走个几百米又颠一下,根本没法再看文件了,余思雅只得将资料收了起来。

梅书记见状说:“小余同志,我跟你介绍介绍平化县的情况吧。”

余思雅有点郁闷,但现在这种路况,只能靠梅书记介绍了。反正大家坐着总要聊天,那就聊工作吧。

“那就麻烦梅书记了。”

于是两人聊了起来,梅书记介绍情况,偶尔胡秘书会在前面做一点补充。

两个小时后,车子终于从一望无际的原野驶入了城市。遥遥望去,一座小城出现在前放方,路也相对平坦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