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页

余思雅不懂机器,不过田主任将这些机器的优缺点说得非常清楚明白了。余思雅重新打开信,对比照片,一个一个地仔细查看,最后初步选定了两款机器。

再去看价格,余思雅被这数字吓了一跳,这些机器都要四五十万一套。

四五十万元是什么概念?北京的四合院都只要两三万一套。宜市建的一千亩大厂,只是工厂建设费也就五十来万元。而现在一套机器就要这么贵。

余思雅早知道机器不便宜,但没想到价格还是有些超出她的预期。但没有办法,谁让别人掌握了技术呢。

目前在工资普遍低下的年代,稍微带点技术的产品价格都远远超过农林产品。人均工资几十元,一台电视机都要几百上千块,装部电话要几千,国外进口的小汽车更是几万、十几万一台。

这么一对比,全套的生产线加上税,四五十万也说得过去了。

余思雅放下了信,回学校上课,下课后,她直接找到了楚玉涛:“你周末去算一下,咱们账目上能够拿得出多少钱来。”

楚玉涛连忙点头。

周日这天,他去办公室核算了一整天。好在平时账目也一直在整理,到了傍晚,他总算将大致的数目算了出来,向余思雅汇报:“余总,目前账上有512万左右的现金流。”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少,可面对几十万一台的机器,简直不够看。

余思雅想了一会儿,下了狠心道:“挪五百万出来,我要用。”

楚玉涛惊得钢笔摔到了桌子上:“余总,五,五百万都要取走吗?”

余思雅侧头看了他一眼,将田主任写回来的信递给了他:“你看看吧,我准备采购十套生产线回来。”

楚玉涛快速地浏览完信件,拧着眉不赞同地说:“余总,这些机器太贵了,买十台机器,几乎就要将咱们这一年的利润都给耗光,也未免太不划算了。这件事,你要不要再认真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