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贫穷的国王

至于说威尔本人的武力值是否能胜任护卫一职都是小问题,能用武力击败国王的人基本没有。

亚瑟一世的卫兵,做的最多的事,反而是搬巨锤。

没办法,国王总不能一直拎着巨锤行动--那有碍瞻观--所以仆人梅丹、波德瑞克等人得负责将巨锤运到各处战场上。

在亚瑟的势力逐渐壮大后,梅丹与波德等人也不亲自干这事了,但总有倒霉蛋搬巨锤。

让城墙附近的平民各回各家以后,国王与玛格丽等人见到了闻讯而来的蓝道塔利。

“陛下,我觉得停止城墙的修建是个很不明智的选择。且不说其他的贵族看了首都城墙的破烂会怎么想,就是……”

尽管亚瑟一世已经颁布王命,但塔利伯爵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这位固执的老领主看来,体恤平民是种毫无意义的行为。

所以他力劝国王继续修筑高达二三十尺的高墙。

“一面城墙而已,能把我的面子怎么样?蓝道大人,作为统治者,我们得明白用民以时的道理。在君临先后经历了数次大战,平民们很长时间都在挨饿的情况下,我们仍发动民众大兴土木的话,恐怕我的称号里会加上一个黑心。若是那样,史家的记载中,我就是黑心王亚瑟。”

国王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用民以时是个很玄学的问题,以亚瑟两世为人的见识,自然知道相当多的统治者败在了这点上。

比如说前世大夏,网庙十哲之一的隋炀帝杨广。

毫无疑问,这人是个十足的暴君,但观其所作所为,如挖大运河、开拓西域、重修长城、首倡科举、三征高句丽等,做成一件事,都可以青史留名。

但一生要强的广哥不服气,偏偏要在自己短短的生命里做完这么多的事,自然败光了他爹留下的惊人遗产。

言归正传。

以王领与河间地的情况,现在要做的,除了赈济流民外,还得缓慢恢复市镇、工坊等的生产。

大修城墙、大兴土木等,短时间是不行的。

亚瑟一世与塔利伯爵来回商量半天,他有了新的想法。

“上万平民同时修建的工程必须停止,但几十上百名石匠与学徒等在城墙上慢慢修补还是可以的,这次就不以义务劳动的形式进行了,给干活的人发铜板与食物,让愿意干活的人来。”

君临城及附近的一大块领地都是王室的私产,今天以前的城墙修复工程,都是以义务劳动的形式进行。

也就是不发钱,强制领民干活。

这也算领主收税的一种方式,但不怎么常见。

而王族给钱雇佣平民干活的话,民众对这项工程的抵抗就会小很多,甚至相当多找不到活赚钱的年轻人都会乐意加入其中,并称赞国王为他们提供了一分好活计。

现在这世道,能让自己吃饱饭就是平民最大的心愿。

城墙的问题就这么解决,在进城回红堡的路上,骑着马的亚瑟与蓝道伯爵细细商议起风暴地的情况。

至于小玫瑰玛格丽,在她与未婚夫行了贴面礼后,就钻进轿子里--作为体面的贵族女眷,骑马很不雅观,因此南方的小姐与夫人们更喜欢坐轿子。

北方人就没有这么讲究了,即使是一心当淑女的珊莎,也能骑马,并且骑术还不错。

“虽然风暴地北部的大多数贵族都送来渡鸦,声称自己是坦格利安家族一贯的忠臣,但我认为这些家族的忠心堪忧。”

蓝道大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控制自己的坐骑,使其落后亚瑟一世的红色巨马两三步。

除了卫兵,臣子是不能走在国王前头的。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亚瑟回头,好奇问道。

拜拉席恩家族的主支已经没有了成年男丁,劳勃的私生子又没有被合法化,风暴地贵族没有了效忠对象,自然只能投向现下实力最强的亚瑟。

“我举个例子,全视城的格兰德森家族,其家督修夫爵士已经送信前来,但家族的另一位重要成员,纳伯特·格兰德森爵士,仍在风息堡效忠赛丽丝·佛罗伦,很多风暴地家族都是这样在两边下注。”塔利伯爵解释。

亚瑟想了想,轻轻挥手,“这是小问题,风息堡不是派信鸦过来,说梅丽珊卓已经出发,即将前来表明拜拉席恩家族、佛罗伦家族、原龙石岛封臣等势力的忠心吗?等风息堡也降了,风暴地贵族也不再是问题。”

他主要担忧的是黄金团与伊耿六世等势力。

这伙人极有可能与瓦兰提斯等地联盟,然后通过石阶列岛,对西大陆发起一轮攻击。

至于风暴地家族,他们又没有厄索斯势力的支持,翻不起什么花浪。

因为一直要转头与蓝道交谈,所以脖子不舒服的亚瑟命其策马上前两步,与自己并肩同行。

迂腐的蓝道显得有点受宠若惊,他假意推辞俩下后,轻夹马腹,往前赶了两步,让国王的脖子不再那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