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有一年朔望朝,开疆扩土

太学的开启直接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相比之下少府在整个长安附近开设了一百多所学堂就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毕竟这只是少府单独开设的。

其目的也只是识字而已。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这并非是什么大事。

自然就不可能关注了。

只不过,很显然这些人并不知道这些学堂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一名名的寒门子弟进入了这些学堂。

学堂也随即拉开了帷幕。

最初自然没有限制所有孩童必须要进入,而只是宣传免费,就读学堂的学生,一旦通过考核可以留在少府做事。

仅仅这一点, 就吸引了无数的家庭。

如今的少府可不是当年的少府了,李明在任之后,少府无论是信任度,还是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都无限拔高了起来。

单单能够留在少府做事,别说不要钱了,就算要钱, 无数个家庭都会争先恐后。

以至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个学堂人员就已经全部招满。

每一个学堂的人数都在三百人以上了。

一共的招生更是到达了五千人以上。

若不是实在无法支撑, 这人数还能够提升。

如今伴随着李唐皇室逐渐稳定了下来, 关中也越发的繁荣了起来,而整個长安无疑是最为繁荣之所。

如今整个长安城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二十万,接近了三十万,加上长安附近的百姓大概已经有着上百万的人口了。

特别这些年,孩童的出生率极高。

若不是李明不断撒钱,其实一些家庭有些支撑不住了。

如今就算不考虑少府做事,单纯学堂包吃,就足以让他们将孩童带过来。

而对于孩童来说,学习也并没有像后世那么抵触,这个年代的人,要早熟很多,很清楚自己想要有着出息, 那么就必须要学习。

一时间整个学堂欣欣向荣。

而到达这一步,李明也才松了一口气。

学堂办起,初步已经开启了,接下来需要等待着这些人的发酵, 两三年之后, 这五千人将成为撒向整个大唐的种子。

对此李明还是很期待的。

只是目前他注定没有太多心思放在这上面。

在安排之后, 他的心绪又转移到了土豆之上。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南方的土豆种植传来了好消息,一百万斤土豆,收获了六千万斤。

还没有等他来得及高兴,关中六千万斤土豆也同样传来了好消息,收获了两千万石土豆。

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值,很显然,真龙的福泽还在蔓延这一片天地,给农作物的高产依旧有着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要知道如今整个大唐的天赋收入恐怕都没有到达这个数。

三千万石的粮食甚至足够整个大唐的百姓吃上半年了。

更重要的是,这么庞大的规模的土豆已经可以推广向了整个大唐境内,当明年到来,大唐的粮食问题将得以彻底解决。

毕竟哪怕真龙福泽不可能一直蔓延,哪怕土豆的产量未必能够一直维持一亩五六十石。

可就算只有二三十石,都足以解决大唐粮食问题。

虽说土豆极为消耗地力,可在这个神话的世界当中,地力的消耗却没有想象之中大,再加上沤肥之法,完全可以支撑。

实在不行,等以后再杀一条真龙来补一补。

对此李明压根不慌。

而推广也很快开始了。

首先是整个关中, 如今土豆的高产在关中已经不是秘密了, 接收起来也很顺利,至于种植,直接让那些已经种植过的人进行着教导即可。

关中之外,则是南方。

没错就是南方。

李明并没有打算一开始就扩充向整个北方。

没办法,如今的北方世家门阀纵横,扩散在北方,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他直接让李世民在南方进行着大规模的军垦即可。

三千万石的土豆,足以覆盖大半的南方种植。

如今南方大片的土地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

大部分本就处于军管状态。

如今正好用上。

而且更多的粮食,也足以让南方的百越相对安定一些。

而当这三千万石土豆再度种植下去,四个月之后,所能够获得的粮食甚至足以让大唐的百姓吃上两三年。

到时候再也不会有着粮食的问题了。

这一点不得不说,神话世界好太多了。

这要是放在历史时空,整个土地的肥力都彻底崩塌。

可在神话世界,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

清晨当晨曦的阳光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