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有那闲钱你且存着还我?”火丫心疼的絮絮叨叨不停。

“放心吧,那二两银子一定还你,耳朵茧子都快让你磨出来了!”

“是三两!”

“好好!”

由于在路上耽搁些时间,来到水镜山庄之时,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说这里是山庄,其实也是一个小村落,但这里的景致照比卧龙岗而言,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低矮的小山连绵起伏,呈现出环抱有情的之态,山林郁郁葱葱,小溪纵横,从风水学上讲,这里绝对堪称风水宝地。小村四周则是竹林遍地,阡陌纵横,偶见农夫牧归而来,扛着锄头牵着牛羊,嘴里哼着小曲,悠然自得。

沿着村路而入,农屋中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却愈显清幽,远远便看见半山之上,有一处大大的庭院,六七间房舍,土木结构,中间一栋二层小楼,楼顶飞檐雕栏,倒是有些气势。

“那里便是水镜先生的住处,我也只来过一次。”火丫指着庭院道。

“水镜先生挺有钱的嘛!”王宝玉赞了一句。

“他的学生满天下,不乏富甲一方之士。”火丫一脸艳羡的仰脸看着小楼,心情颇有些激动。

看来办学不光在现代,古代也同样是个高收入的职业,王宝玉心里嘀咕着,又想到一个问题,水镜先生如此有钱,黄月英拿来的这十两银子,未必能被他瞧上眼,早知如此,还不如在路上花一些,反正也这么回事儿。

庭院的门前,栽种着两颗万年松,都有直径半米的样子,枝繁叶茂,看来也颇有些年头。庭院内却也传出阵阵琴声,只不过演奏水平照比诸葛亮差了许多,旋律有些杂乱。

王宝玉正想敲门,突然树后转出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虽是仆人打扮,但衣衫整洁,做工精致,他傲气的拦在二人面前问道:“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果然是狗仗人势,王宝玉鄙夷了一个,却陪着笑道:“我们从卧龙岗来,想见一见水镜先生。”

“扯谎,你分明不是本地口音。”小仆道。

“真是从卧龙岗来,受孔明先生安排。”火丫连忙上前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