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歌曲的旋律朗朗上口,显示诸葛亮在音乐方面不凡的才华,但王宝玉更关注歌词的内容,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这分明是诸葛亮在向外界推销自己,看来,诸葛亮在自己出山的事情上,也是暗地里下了不少功夫。

休息的差不多了,三人接着赶路,一路说着话,就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已经来到了通过卧龙岗的岔路口,算算也只有不到半天的时间,这名叫做范金强的壮汉,体力之惊人,简直超乎想象。

王宝玉本打算让范金强将自己一直送到卧龙岗,可就在不远处,一名身穿粗布衣衫,满脸沧桑的老妇却拄着拐杖向着这边走来,可能是眼神不太好,走路摇摇晃晃的。

“母亲!”范金强大喊了一声,放下了车子,快步过去搀扶住了老妇。

“儿啊,累了吧?”老妇心疼的捏着袖管,擦了擦范金强的额头。

“嘿嘿,不累,母亲,孩儿赚的钱。”范金强嘿嘿笑着,将王宝玉给的那二十株钱,塞进了母亲的手里。

“谢谢!”老妇冲着已经下车的王宝玉和火丫费力的鞠了一躬。

王宝玉的心肠又软了,他忙上前搀扶住老妇,说道:“不用多礼,您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强儿自小心刚,只是被我拖累。”老妇看着儿子,怜爱的说道。

“母亲哪里话,这是要折煞孩儿吗?”范金强说道。

“哎,只是那阎王还不收了我去,白白的活着糟蹋钱粮!”老妇说着,浑浊的眼睛中便渗出了泪水。

范金强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含泪说道:“母亲,是孩儿无能,赚得钱两微薄,不能让母亲安枕无忧。”

“强儿无需安慰我,只是我惦记你尚未成家,不敢速死啊!”老妇连忙将儿子扶起,要不是有外人在,母子俩就得抱头痛哭一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宝玉想到了这首诗,想起了在现代同样无比疼爱自己的干妈林招娣,不知道自己在当代失踪后,该是怎样的翘首企盼儿子的回归。

“火丫!”王宝玉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冲着火丫招了招手。

火丫不解的跑过来,王宝玉吩咐道:“把剩下的牛肉和干粮都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