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曹公在北方励精图治,百姓丰衣足食,实为一代明相,我望曹公能够一统,令战乱停息,天下皆安。”刘巴道。

“唉,你的出发点不错,只可惜,未必能如你所愿。”王宝玉也叹了口气,自从穿越到这里之后,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又何尝不知,只是历史就是历史,不容改变。

两个人同船一路闲聊,从古代谈到现在,又从《道德经》谈到了《周易》,聊得十分投机,刘巴也确实很有才,博闻强记,甚至很多原文都能通篇背下来。

下船后,王宝玉和刘巴竟然有了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刘巴准备避开樊城,从一侧的旷野绕路前往许都,尽管风餐露宿,却是意志坚决。

“听说那些路常有匪徒出没,你这把年纪,又身无多余金银打赏,怕是还不到曹操那里,就丢了性命。”王宝玉好心的提醒道。

“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亦无悔!”

王宝玉于心不忍,主动提出带他通过樊城,刘巴自然高兴非常,无需额外花费打扮,只要低下头耷拉着眼皮,偶尔干咳两声,便是十足的老仆形象。

王宝玉刘备伴郎的身份,自然无人阻挡,于是,他一路带着刘巴通过樊城的各种关卡,一直让刘巴出了城,又资助了些银两,这才折返回家。

一到家门口,就看见火丫还蹲在门口张望,脖子上系着那条纱巾,一脸的焦急之色。

“喂,傻愣愣的在这干啥呢?”王宝玉悄悄靠拢过去,突然大声说道。

火丫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一看是王宝玉,惊喜交加的扑过来,哭道:“宝玉,你去了哪里?”

王宝玉轻轻推开她,说道:“我去襄阳办点事儿,行动秘密,就没跟别人说。”

“我以为你北上,不要火丫了呢!”火丫梨花带雨的说道。

“嘿嘿,这回咋没上吊啊?”

“我只想着等你三月,若还不回来便悬梁自尽!”

看她也是情真意切,又显得如此可怜,王宝玉拍拍她那瘦弱的小肩膀道:“火丫,我不是早就答应过你,不会抛下你,以后不要胡思乱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