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不能为我所用,则不必怜之,擂响进军鼓!”诸葛亮决然的举着鹅毛扇说道。

咚咚!咚咚咚咚!王宝玉在江夏之时,已经学会了如何敲鼓,于是,双臂摆动,用力敲响了冲锋鼓。

一听到鼓声,张飞兴奋的发出一阵哇哇大叫,立刻率领士气高昂的士兵,冲进了夏侯惇的大军之中。

随后,赵云和关婷也领兵杀入,一时间杀声震天,响彻山谷。

尽管夏侯惇一再高喊手下士卒全力一战,但是,火势越来越大,虽不至于将部队烧的人仰马翻,但是浓浓的黑烟却真是要了人的命,且狭道拥塞,通风不良,不少兵士都是被呛死的。

胜负已定,备受追杀烟呛之苦的军队早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兵败如山,哪还有人还听令,只剩下疯狂的溃逃。

夏侯惇的大军被张飞、赵云和关婷的队伍冲得七零八落,随后便是分而围杀,来不及逃走的士兵,面对死亡的威胁,只能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溃逃的大军一路往回狂奔,却被关羽率领队伍拦住截杀,又是死伤无数,夏侯惇自知大势已去,在几名勇猛副将的保护之下,不敢恋战,虚晃一招就跑。

普通士兵如何能拦住此等如猛虎一般的武将,还是让其一路冲出重围,跟后方的队伍汇合一处,夏侯惇也不敢再回头进攻,十分狼狈的撤军回营。

大战持续了一夜,清晨的阳光照耀到了博望坡,带着几分秋日的清冷,王宝玉站在观战台上,俯瞰下方山谷,心中又升起了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山谷之中,横七竖八满地尸体,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被火烧过的地方,片片焦黑,一片残破,只剩下了一棵弯曲生长的柘刺树,孤零零的站在那里,似在诉说着无尽的凄凉。

第211章 只为不战

战后的场景是如此的触目惊心,让王宝玉几乎不忍再看,思维也有些混乱,究竟该不该参与这场战争,他搞不懂,但这是历史,不容改变,而战争就是如此无情和残酷。

“宝玉,走吧!”诸葛亮轻声说道。

王宝玉耷拉着脑袋,萎靡不振的跟诸葛亮一道下了观战台,在台下,他还是忍不住一脸黯然的问道:“先生,难道非要发动战争,非要死人吗?”

“战,只为不战,天下大统,法制肃清,则百姓安乐。唉,只怪当今圣上,昏庸无能,将一个天下弄得七零八落,诸侯割据,战火绵绵,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诸葛亮也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