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页

唉!王宝玉也叹了口气,感觉跟这些人交往还真是累,必须要处处提防,时刻小心,还是找机会争取能回到远在现代的家,过那种与世无争的悠哉日子更好。

王宝玉从诸葛亮口中得知,刘备还是保留了他那个伴郎一职,但他却对这些官职兴趣全无,心中越发觉得刘备此人高深莫测,让人后怕。若不是诸葛亮智慧过人,几番婉言遮挡,以自己这种大咧咧的性格,怕是早就死在了刘备的手里。

其实王宝玉早就该意识到的,自古为君者多疑,然而多疑也并非是气量小,换了谁也不敢大撒手,任由手下打成一片,一呼百应。

王宝玉本打算将刘琮献荆州的事情告诉诸葛亮,但由于心情烦闷,又想到刘备对自己的担忧,到底还是没说,管他呢,反正老子也是迟早要走的人。

王宝玉不说献荆州的事情,不代表别人也不说,尽管蔡瑁下令封锁消息,但这种牵扯荆州归属的消息怎么能瞒得住?

几天之后,诸葛亮又找到了王宝玉,说一名主动通风报信的人物,来到了樊城。

此人正是曾经来过的那名老学究宋忠,听诸葛亮讲,宋忠穿得破破烂烂,打扮成叫花子的模样,才混出了襄阳城,来到樊城后,刘备亲自接见了他。

当刘备听宋忠说刘琮已经写了降表,拱手将荆州送给了曹操之后,气得差点昏死过去,大骂刘琮不忠不孝,还说兄长攒下的基业何其不易,如此交给曹贼,简直天理不容。

宋忠也跟着骂,却反复强调因为蔡氏兄妹狼子野心,僭越夺权才导致今天的结果,还好,他也只是大致了解情况,并没有将王宝玉在场的事情说出来,倒是让王宝玉少惹了一场麻烦。

“宋忠是来投诚的吗?”王宝玉问道。

“自然不是,宋忠来此,是寄希望主公能够一举夺下襄阳,将荆州产业换给刘表的长子刘琦。”诸葛亮道。

“这老头,拿着人家的兵力表忠心,算盘打得不错,刘备答应了吗?”王宝玉打听道。

“主公已经应允此事,赏赐他之后,让他回襄阳继续探听消息。”诸葛亮道。

刘备能有这种好心?王宝玉根本不信,想想也就明白了,不管怎么说,刘表可是在荆州经营多年,残余势力不可小视,刘备此举,是想要扶持一个傀儡政权,将刘琦推到前头,顺利成章的便可占据整个荆州,还能落下一个美名。

“先生,曹军就要来了,此时攻打襄阳,还能来得及吗?”

“唉,我正是忧心于此,才找你来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