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往日倒真是小看了孔明,博望新野这两把火,烧得实在漂亮,每每想起,连我心中都觉得畅快。”徐庶赞道。

“瞧你说的,嘴巴跟抹了蜜似的。我可是听说了,你小瞧我家先生,说什么只会说大话,还怕老婆,我家先生因此还被曹操取了个诸葛村夫的外号。”王宝玉不满道。

“我若不如此说,曹操怎会轻视孔明,屡次掉入孔明的圈套?按说你们也该谢我才是。”徐庶厚脸皮道。

“怎么说都是你的理,这回你再也说不出先生的坏话了吧?”

“其实还有,孔明有妇人之仁,一把火烧去诸多人性命,必定抑郁寡欢,折损阳寿。”

“呸呸,你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大战之际,正义之师杀人不是错。”王宝玉很是鄙夷徐庶的臭嘴,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问道:“对了,你觉得刘备能打败曹操吗?”

“此事绝无可能,还是及早打算退路。”徐庶认真道。

“曹操还没打过来,就损失了十万兵马,你这话是不是太主观武断了。”

“非也,你本不知,曹操尚有大兵三十万,别人不知,我却十分清楚,刘备现在最多三万兵马,怎能抗衡?”徐庶反问道。

“如果夺下襄阳,那时候势力就大了,曹操怕是也无可奈何了吧!”王宝玉争论道。

“襄阳十几万守军,如何能轻易攻下?此时襄阳守城不战,实为等待北方兵马而已,届时前后夹击,刘备则危矣,襄阳坐收渔翁之利。”徐庶道。

“话不能说太绝,上次火烧新野的时候,曹兵本不打算进城,不也天降大雨,逼得他们进城躲避?说不定这次还能发生点稀罕事情,我们还能反败为胜。”王宝玉得意的说道。

“带兵打仗,首靠实力,计谋尚且靠后,何况是运气?如果刘备坚持攻打襄阳,必落个惨败下场。”

王宝玉想想也有道理,呵呵说道:“徐兄,你这么说岂不是泄露了军机?”

“此不是军机,世人皆知之理,孔明尽管两次大捷,但犹为看清时局,以少胜多固然有,但也许天时地利人和,不在此时也。”徐庶侃侃而谈。

“徐兄,从你的话里,能够听出你并不是真心帮曹操,不如回头再跟孔明先生一起,共谋大事。”王宝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