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你连他在哪儿都不知道,还谈何久仰啊?王宝玉心里鄙夷了一个,其实很不愿谈起这个爹,自己生下来就寄养在黄家,别说是给人家生活费,就是连封书信都没有,若不是姐姐黄月英百般袒护,就是下人也看不起这种寄人篱下吃干饭的。

那王连说到底不就是个破县官嘛,至于这么一惊一乍的,这里的人还真是奇怪,动不动就久仰、大才一类的称呼,真不知道其中有几分真假。

“鲁先生,家父现在何处,我也不知道。”王宝玉拱手道,没提王连在刘璋那里当县官的事儿。

“说来,我之家父曾与一夫有过数面之缘,每每提起,赞不绝口,今日见其后人,就知令尊翩翩美君子,肃何其幸也!”鲁肃客气道,却也没有深究,为啥儿子都不知道爹在哪里,其实在当时也算正常,连年战乱,骨肉分离,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哎,嘴巴可真是甜,不愧是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之一,这口才要是用来忽悠女孩子,不知道会有多少女孩上当受骗。

“先生抬爱了,宝玉性情愚钝,冥顽不灵,若非是皇叔怜爱提携,时时教诲,定然会让家父脸上无光。”王宝玉故作谦卑的说道。

刘备满意的露出会心一笑,三人再没提这个茬,鲁肃见刘备并没有撵走王宝玉的意思,也知道王宝玉在刘备的心里,是可以信任的人物。

只是互相恭维,说着虚头巴脑的客套话解决不了问题,鲁肃便问到了正题:“近闻皇叔与曹操会战,不知曹军约有几何?”

第259章 暂居夏口

竟然是来刺探军情的,看来,孙权也开始担忧曹操起来,刘备老奸巨猾,自己命悬一线才得以逃脱得知的实情,怎么会轻易让孙权渔翁得利?于是含糊道:“备与曹操且战且退,尚且不知曹操虚实。”

“那曹操随行大将都有何人?”鲁肃又追问道。

“不怕子敬笑话,备一路逃亡,哪里顾得上这许多。”刘备苦着脸叹息道。

鲁肃没问出什么来,并不甘心,又问:“闻听皇叔启用诸葛孔明,博望新野两把大火,烧的曹军魂亡胆落,怎能对曹操一无所知?”

“子敬有所不知,备自用孔明先生担任军师之后,便不再过问战事,若问孔明,便可知晓。”刘备将这种事儿推给了诸葛亮,其实也是对鲁肃不太满意,老实人总办糊涂事儿,上来就打探军情,难免让人心生怀疑。

鲁肃见问不出什么来,脸上有点尴尬,说道:“我与孔明兄长诸葛瑾也是密友,不知可否见军师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