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宝玉,伤势可好?”诸葛亮放下书本,带着疼惜的问王宝玉。

“没问题。”王宝玉摆了摆手,又说道:“对了,鲁肃来到夏口了。”

“此事我已知,鲁子敬也是人才,只可惜不能为主公所用。”诸葛亮遗憾道。

“皇叔让我们想个法子,将他好生的糊弄走。”

“既然皇叔只吩咐于你,你便将他打发走便可。”诸葛亮说着又拿起了书本。

“先生,刚刚你还夸鲁肃是个人才呢,为什么连见一面也不愿意?”

“哎,你有所不知,我不愿见他,只恐他会劝我投奔孙权。那鲁肃能言善辩、舌灿莲花,我虽有定力,但也不堪其扰啊。”诸葛亮微微叹了口气,不由环顾下四周,又摇了摇头。大概是想,自己算起来也是个香饽饽,只可惜在刘备这里总没有大展身手的机会,不上不下,憋憋屈屈的好不恼人。

“想要挖墙脚,鲁肃要是这么做,也太不地道了。”王宝玉皱眉道。

“子敬与兄长关系甚密,突然前来,必为此事。”

见诸葛亮一幅不愿搭理鲁肃的架势,王宝玉有点着急了,说道:“先生,以我们目前的处境,要想保存实力求发展,只有一条路,那便是跟孙权合作,共同抵抗曹操。鲁肃既然这个时候来,这是天意,咱们可不能怠慢这么重要的中间人啊。”

“此事我也思量再三,却是难以成功。”诸葛亮摇头道。

“为啥啊?”

“孙权承父兄基业,据住江东,土地富饶,人心所向,文有张昭,武有周瑜,谋臣武将众多,而主公新败,借居夏口弹丸之地,兵困粱乏,孙权岂能愿意跟我们联合?”诸葛亮分析道。

“想问题不能这么悲观,刘备皇亲贵胄,手下兵力好歹也几大万,多个人就多份力量,同时还能鼓舞双方的士气,总好过反目成仇,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的好。”王宝玉辩解道。

“言之有理,只是曹操并未攻打孙权,孙权又为何无故和主公联合?于情于理皆说不通。”

“有些事儿,不尝试就不知道结果,毕竟联盟对于双方都是件好事儿,孙权岂能不懂其中的道理?还有博望坡和新野城烧曹操大军,你当初还说不行呢,最后不也是成功了吗?”王宝玉有理有据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