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页

“如此看来,皇叔必然不保矣!”鲁肃带着点幸灾乐祸的口吻说道。

“仲谋先生亦难隔岸观火,曹操早有一统中原之野心。”诸葛亮也是一声冷哼。

鲁肃脸色一沉,独自喝了口闷酒,抬头四下打量,见只有王宝玉一人,可能是觉得他跟诸葛亮是姐夫小舅子的关系,便大胆道:“我主尚有长江天险,精兵十余万,倒是可以跟曹操一战,孔明先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良臣择主而侍,不如与我同去江东,你与兄长共侍一主,也是一段佳话。”

果然是来挖墙脚的,而且理由还说得很充分,诸葛亮脸色一变,说道:“有道是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侍二主,依先生之言,那曹操岂不势力更大,先生可想前往投奔乎?”

诸葛亮是雄辩之才,话一出口,便把鲁肃说得脸红脖子粗,梗着脖子辩解道:“孔明说笑也,我主礼贤下士,对先生扫榻以待、殷切期盼,实为爱才。”

“若子敬投奔那曹操,曹操或许可赤脚相迎,奉为上宾。”诸葛亮毫不退让。

鲁肃终于沉不住气了,声音也大了不少:“鲁肃宁死不投曹贼。”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托汉相,实为汉贼,我等忠君爱国之士,必当齐心协力讨伐之。”诸葛亮慷慨激扬的说道。

鲁肃擦汗,点头道:“孔明先生所言极是。”

“如今天下,敢于曹操争锋之人,唯皇叔与仲谋先生耳!”诸葛亮道。

诸葛亮的话不言自明,就是想合作,鲁肃怎么会听不出来,直言道:“我主与那曹操,素无罅隙,恐只存自保之心。”

“先生此言差矣,袁绍曾跟曹操发小,其犹图之,况且仲谋先生未曾听曹操之言,遣子入朝随驾,曹操记恨在心,早有下江南之意。”诸葛亮煽风点火道。

“可刘皇叔兵不过几万,精兵绝不会超过两万,即便联合,于我主也并无大益处。”

王宝玉一旁听到撇撇嘴,这鲁肃也不光会说好话,涉及到实质问题的时候,还是很懂得说no的。诸葛亮不甘心的说道:“子敬此言差矣,主公贵为中山靖王之后,怀仁天下,天下能者仰慕主公者甚多,必是一呼百应!”

“这……且容再议!”鲁肃犹豫不决,搪塞道。

诸葛亮脸上略有失望,欠了半个身子,还想再说上几句掏心窝子的话,王宝玉却给他使了个眼色,岔开话题道:“鲁先生,光说话也没意思,我弹琴一曲,助助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