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瘦弱的火丫从门外进来,双手托着盘子,盘子上覆盖着红布,上面放着的正是那支引凤箫。

鲁肃确实是当之无愧的艺术鉴赏大师,见多识广,一眼便认出这支箫为何物,激动的干脆站了起来,不可置信的问道:“这,这是赵皇后的引凤笛。”

“正是引凤笛。”王宝玉得意道。

哎呀呀!红袖琴、引凤笛,见着便是大缘分,今天还可以尽情享受,不虚此行,不虚此行也!鲁肃又激动了,用仅剩的理智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冲上去抢夺而失态。

貂蝉纤纤玉手取过引凤箫,轻轻放在嘴边,调匀呼吸,红润的小嘴微微完成诱人的珠状,随即,一曲充满浓浓思乡之情的乐曲便从引凤箫上传了出来。

换做平时,诸葛亮可能不会让貂蝉吹奏这种靡靡之音,但此时他已经明白王宝玉的用意,并未加阻拦,反而也侧耳倾听起来,还不自觉的用手指合着拍子轻轻敲打。

鲁肃一直站着,仔细倾听,脸上更是一幅如痴如醉的神态,好琴好笛佳人,美轮美奂美妙,只愿长醉不愿醒啊。

直到貂蝉的箫声停息许久,鲁肃似乎还没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

“喂,鲁先生,貂蝉吹得咋样?”王宝玉问道。

“真乃罕见之妙音,堪称绕梁三日不绝。”鲁肃由衷的赞道,揉了揉眼睛,看来是已经听哭了。

“嘿嘿,还有更好的节目。”王宝玉笑道。

“好!”鲁肃立刻来了浓浓的兴趣,满怀期待的拍起了巴掌。

王宝玉起身来到诸葛亮的跟前,耳语道:“先生,我就会那一首曲子,翻来覆去的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还是您来弹奏一曲吧!”

尽管诸葛亮偶尔自己也弹琴解闷,他却不是那种卖艺之人,脸上不禁泛起为难之色,又见王宝玉目光灼灼,这么做也是为了自己,还是点了点头。

诸葛亮来到琴前,手指轻轻滑动,一曲《高山流水》便从红袖琴上传了出来,诸葛亮的琴艺,比王宝玉可是强多了,瞬间就感觉到溪流潺潺,风过疏林。

鲁肃由衷赞赏诸葛亮的才华,真心赞了一个好,随即,一只绚丽夺目的彩蝶飞在了眼前,自己的双眸却再也没有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