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周瑜的话很好理解,孙权的哥哥孙策,也是周瑜最好的朋友,当年就认为术士们坑崩拐骗,惑乱众生,都是妖人,还因此杀害了于吉,有关于吉是如何逃生的,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这足以说明江东的态度。

孙权当然知道哥哥做的这件事儿,但王宝玉给他看相,说得如此准确无误,却不容他不信,他陪着笑对周瑜说道:“公瑾,宝玉乃刘豫州之四弟,贵客也,勿要多言。”

周瑜不再看王宝玉,优雅的也坐了下来,假装客气的敬了诸葛亮一杯后,又问孙权:“主公,可是要抗曹乎?”

“唤公瑾前来,正为此事,曹操觊觎江东久矣,我意与之一战。”孙权道。

“主公,此事公瑾尚有主张,且容再议!”周瑜毫不客气的说道。

诸葛亮微微皱起了眉头,王宝玉也老大的不高兴,明明说妥的事情,横着插进来一个周瑜,却让事情又生变数。

第286章 认错人

孙权十分重视周瑜的态度,立刻脸上现出难色,没怎么思索便对诸葛亮道:“孔明先生,抗曹一事儿,待来日在细细商议如何?”

诸葛亮只能点头,又看孙权和周瑜两个人似乎要秘密谈些什么,便拉着王宝玉起身告辞,再回驿馆等候消息。

鲁肃送了二人一程,一路安慰不止,说既然孙将军答应了抗曹,此事虽有波折,定能成功。

“靠,周瑜算个屁,竟然横插一杠子,又把事情给搞砸了。”驿馆中,王宝玉愤愤的骂道。

“周瑜作为武将,定没有投降曹操之心。”诸葛亮冷静的说道。

王宝玉也明白这个理,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周瑜跟曹操大战了一场,怎么可能改变态度呢!只是一想到周瑜那个熊样,他就觉得很生气。

“周瑜此人高傲自负,其今日推阻,定是想劝孙权不与我等联合,江东单独抗曹。”诸葛亮道。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他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王宝玉问道。

“岂会不知,他所担忧着,是怕我方趁时取利,扩张队伍,反而又成江东之大患。”诸葛亮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