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页

“说得太对了,不是我说你啊二哥,像你这种声名显赫,又后世留名的人,你的卦费得比其他人多才行。”王宝玉故意嬉皮笑脸的抬高关羽,想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关羽的最终命运,王宝玉自然非常清楚,这也是读三国时最让人黯然神伤的一件事儿,不知道让多少后人扼腕惋惜。

所以王宝玉平日里甚至不愿去想这件事情,没想到该面对的总需要面对,关羽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问及此事。

“呵呵,金银与我无用,送与你些本就无妨。”关羽大方的说了一句,随即面露疑虑的继续说道:“昔日在那汜水关前,有一镇国寺,我曾去拜谒过普净法师。期间详谈甚欢,堪比挚友。临行之时,法师送给我一首诗,最后一句,至今不知何解。”

“说来听听!”

关羽略微思忖了一下,背手踱步道:“赤胆征战三十载,心如明镜义昭然。神威儒雅垂千古,麦熟籽落冬日寒。”

王宝玉眼中闪出泪光,这首诗他一听就明白,前三句是对关羽一生的评价,而最后一句,则道出了最后的凄惨结局,关羽败走麦城,父子皆被擒住,后被孙权所杀,正应了“麦熟籽落”这四个字。

第347章 行路难

王宝玉沉默了良久,心情极其复杂,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从个人交情上讲,关羽现在可是自己的结义二哥,又是一位义薄云天的大英雄,他应该告诉关羽实情,让其躲开这场劫难,可,如果这样,历史一定会因此发生改变。

尽管祢衡、徐母、刘琮、蔡夫人、蔡瑁、张允等人,在史书已经标明死去,如今却还活着,似乎跟历史并不一样,但在王宝玉的理解中,他们都算不上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人物,无足轻重,关羽却跟他们不同,如果关羽没死,刘备就不会展开彝陵之战,也不会死在白帝城。

如果刘备再多活十年,形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将会无法估计,也许后来的晋朝就不复存在,历史从此被改写。

王宝玉在路上也想通了一个道理,曹操现在也不能死,如果他死了,历史则必会被改写。如果历史改了,自己还能回去吗?即便是回去了,亲人们都不复存在,那又有什么意义?

王宝玉这么想并非是他太过自私,只顾着自己回家去,连结拜二哥的性命都不顾,然而如果历史车轮变换方向,在未来,那就代表着无数人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也许有人和厄运擦肩而过,本该死去,却长命百岁。但是更多的变化却是,有人本该活着,却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

王宝玉没有权利,也不敢去参与无数家庭的生离死别,只能尊重历史的主潮流,尊重历史真相。

见王宝玉久久不说话,关羽心头一沉,试探的问道:“四弟,此言可否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