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页

“如果都督取不下南郡,又该如何?”诸葛亮问道。

“如若取不下南郡,任凭玄德公取之!”周瑜拍桌子道。

见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沉默居多的鲁肃终于忍不住说话了,“大都督,此事要从长计议。”

“正是,江东将士偶有不服大都督年轻武断者,所以还是依子敬所言,从长计议。”诸葛亮说道。

“无需再议,便如此定了!”周瑜到底被诸葛亮激将了,无非就是程普那几个老将军而已,在江东军中,自己威望可是靠着战绩积累的!所以周瑜拿出了大都督的气势,拍板定案。

鲁肃低下了脑袋,心中恍惚觉得,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果不其然,刘备笑呵呵的说道:“若是将军取不了南郡,我方取之,只怕都督将要后悔。”

“大丈夫一言既出,何悔之有?”周瑜道。

“好,既如此,大都督便去取南郡,我方绝不插手。”诸葛亮道,吩咐让人取来文书,就想跟周瑜签协议。

“对,口说无凭,就要签协议。”王宝玉拍巴掌表示欢迎。

鲁肃不答应了,死活就是不签字,推说手疼不能写字,只说众人都在场,事情说定了,到时候自然不会反悔的。

吃饭是假,谈判才是最终目的,中国人酒桌上谈事情的习惯从古就有。

既然事情已经谈妥,周瑜和鲁肃便告辞离去,列队欢迎的士兵们已经散去,大路的两侧却换上了一群妇女们,口中喊得却是,大都督威武,大都督霸气。

这话听着顺心顺耳,周瑜美滋滋的走了,信心满满,自觉一定可以拿下南郡。

事后,刘备却不免担忧的问诸葛亮:“若是那周瑜真拿下南郡,我等岂不又无容身之处?”

“主公勿忧,我料定曹仁定然有所准备,周瑜骄兵必败,届时两败俱伤,我等正好趁机取之,反而不费力气。”诸葛亮自信道。

“宝玉,可否掐算一下,兄长能去南郡安坐否?”诸葛亮又看向王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