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页

“一切都由贤弟自行做主。”刘备笑眯眯的点头道。

彝陵原来的官印被曹洪给拿走了,刘备拿出一方新鲜出炉的玉质官印,交给了王宝玉,免不了又是一番殷殷嘱托,什么勤政爱民,为百姓谋福利这一类的话说了一大堆。

王宝玉拿着这方大印,昂首挺胸的回家去了,到现在他还是稀里糊涂,好像是从天下掉下来了一个大官一样。

尽管当今皇上是个傀儡,该走的流程还是必不可少,刘备派人上书朝廷,申报让王宝玉担任彝陵太守,当然,这封申报书还是要落在曹操的手里。

自从失了南郡之后,曹操的心情十分郁闷,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好几岁,眼见着刘备越做越大,却一时间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毕竟江东孙权还在攻打合淝,分身乏力。

一看到这封申请让王宝玉担任彝陵太守的上表,曹操先是一愣,随即咧嘴笑了起来,他对这小子是越来越有兴趣,实在猜不透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能量,能让刘备如此的看中。

“主公,此人不得不防。”谋士荀攸建议道。

“呵呵,不必惊慌,我倒是觉得此人是个奇才,彝陵太守甚小,不如顺水推舟,多给此人几个官衔,且看刘备如何处置。”曹操不以为然,呵呵笑道。

荀攸随即也笑了起来,赞了一句,丞相高明。

曹操当然不怕乱子大,他随即给皇上写了一封上表,说王宝玉这人啊,难得的青年才俊,出将入相之才。管仲乐毅见他也害羞,年轻的人爱不够,不管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年迈老者见了他无不眉开色悦,赞赏点头,世界上这样的男子真是少有!堪称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猜不透这样的男子几世修!洋洋洒洒一大篇,算是把王宝玉给夸到了天上去。

最后,曹操建议皇上将南郡、襄阳和彝陵三个太守的职务,全部都给他一人。

襄阳?难道是曹操气糊涂了吗?当然不是,襄阳还在曹操自己的手里,如果此人有本事,那就自己去拿。

皇上的所谓任职书很快就到了,刘备毕恭毕敬的接了过来,看来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顺利许多。

但是打开一看,刘备顿时愣住了,心中不禁产生了怀疑,这曹操是什么意思?原本以为会有些坎坷在其中,如今却是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自己的这个四弟,跟曹操到底是什么关系?

诸葛亮看到了上头的安排,心里也是一惊,连忙解释道:“主公,万万不要相信曹操安排,此乃离间之计也!”

“皇令在此,又该如何处置?”刘备无精打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