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页

留在历史当中,却无力改变将要发生的事情,王宝玉更加坚定了回家的念头,坦诚的说道:“你的心情可以理解,我只能说公卿自有公卿禄,儿孙自有儿孙福,做长辈的管得了儿辈,又管得了孙辈重孙辈吗?假如真的就认定了璋儿,便好好培养一番。至于彰儿的辅佐人选,还是找别人更合适。”

第695章 荣加九锡

“唉,到时再说。如今彰儿正率军征战辽东,等他凯旋回来,就让其与你一道,北征乌桓。”曹操叹气道。

王宝玉跟曹操一起混了几年,这还是头一次听到曹操对自己的事情,有着靠谱的规划。北上之事总算是有了些眉目,王宝玉顿觉身体轻松了不少,甚至可以支撑着下来走两步。

曹操连忙将王宝玉搀扶着重新躺下,让他好生静养,说未来还有很多大事儿,离不开他这位高参。

歇息了一个星期,王宝玉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曹操这才命令大军自庐江启程,一路回到了许都。

濡须一战,曹操和孙权虽更有损失,但并没有伤了元气。后来听说,孙权还是担忧关羽袭击柴桑,迁都秣陵,改名建业。

如今的江东大都督,依然还是鲁肃,王宝玉却没见到他,一打听才知道鲁肃病了,濡须一战,他根本就没来。

回到许都后,生活又恢复了平静,为了少惹麻烦,王宝玉干脆辞掉了侍郎的职务,还是回到彝陵府内,静静等着曹彰回来,然后北上。

两个月后,董昭联合数位大臣再度上表,坚持要把曹操封为魏公,汉献帝刘协又下了圣旨,不但重新封曹操为魏公,同时荣加九锡,以彰功德。

曹操拒绝了几次,董昭等人苦苦哀求,最终还是答应了,成为了魏公!

九锡,就是九种礼器,是皇上对诸侯大臣的最高规格礼遇,简单说来,就是可以坐金车;穿王者的衣服和红鞋;听王者的音乐;用王者的朱红大门;上朝不用低头;有守门军;用金斧子;用红色弓箭;还可以用祭祀宗庙的礼器等等。

这些东西,形式大于内容,曹操一直在用,只是现在变成了名正言顺。曹操对成为魏公,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是他为国三十多年该得的一切。

汉献帝变得越来越聪明,没等曹操提醒,他就又下了一道圣旨,将邺城封赠给曹操,作为魏公的属地。

曹操收到这个圣旨时,又意外又惊喜,对这个姑爷越来越看好,经常赞不绝口,懂得老丈人的心思的姑爷才是好姑爷,当初建铜雀台为什么,就是对此早有预备。

曹操最近志得意满,王宝玉也没去找他,整日就呆在彝陵府,没事儿就去找蔡文姬聊天,当然,他也经常会遇到甄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