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页

“我这就去办!”崔琰连忙出去了。

作为一名清官,视名节比命更重要,崔琰亲手提拔杨训,当然不希望杨训出事儿,那样就说明自己的眼力有问题,根本不称职。

崔琰立刻带人去了杨训的府宅,将李管家给控制了。杨训当然表示不满,说自己管教甚严,定是他人诬陷。

正说着话,便有人在李管家的屋里,翻出了几张刚写好不久,咒骂曹操的单子。崔琰大怒,但这名李管家刚刚吃了那名小宦官送来的药,对这一切竟然浑然不知。

铁证如山,杨训的脸色也变了,连忙一再强调,他根本不知道李管家做了这件事儿,甚至想割腕以表忠心。

尽管李管家连呼冤枉,但是经过数次多番查证,最近李管家确实行为异常,而且张贴榜单的时候,他也无法提供不在场的证据。

当然,李管家忘记了很多事情,甚至连主人杨训都不认识了。杨训气急败坏,说他这是故意装疯卖傻,崔琰思索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原则,没有追究杨训的责任。

但是李管家就不那么幸运了,硬是被扣了一顶私通伏完的大帽子,将其收入大牢。

贴传单的事情宣告平息,所有的罪过都在李管家一个人身上。就在他押入大牢后不久,居然在牢中肠穿肚烂而死,可见吉平给他的药丸不但有遗忘过去的作用,里面还潜藏着慢性毒药。

这和之前吉平所说的话相悖,王宝玉少不了生闲气,觉得吉平这人也不怎么有原则。

崔琰也曾怀疑此事有猫腻,一个管家,无势力无背景,干嘛要干这掉脑袋的事情?背后应该还是有人指使。但是奇怪的是,自从李管家收押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传单的事情,原本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有句话叫做多管闲事儿。在这一事件上,王宝玉看在左慈的面子上,帮了吉平一把,让吉平安然无恙的继续呆在宫中。但王宝玉却忽略了一点,左慈如此神通广大,怎么不见他出手相助?

两年之后,吉平和儿子联合另外三人,再度组成了暗杀曹操的五人帮,事情败露,最终没逃过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这也许便是逃不过的死神吧!

上一次曹操跟孙权在濡须口僵持半年,无功而返,这一次他却在濡须口战胜了孙权,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新年刚过不久,曹操率领大军返回了许都,连连取胜,曹操的心情格外畅快,大有一种天下无敌之感。

曹操当然没忘了贴单子骂他的事情,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崔琰,崔琰倒也没贪功,说正是王宝玉发现了线索,他才顺利的抓到了造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