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页

十几天后,消息反馈了回来,有喜有忧。蔡瑁、张允不负众望,率领两万水军,已经攻破了昌黎,而曹彰、文聘那边,却遭遇了鲜卑援军轲比能的军队,经历了数次大战,伤亡不小,行军十分艰难。

“宝玉,曹彰将军不能有所闪失。放弃进军白狼山,先去救援我方大军。”徐庶建议道。

这个想法跟王宝玉不谋而合,他也是这么考虑的,于是,吩咐留下五千兵马,用于阻截乌桓军再去抢夺已经到手的卢龙塞,其余两万大军中途改路,日夜兼程,直奔西北方向而去。

两日后的一个黄昏,王宝玉的大军赶到了白檀河畔。徐庶提出了一个建议,说不如在此点燃枯草树枝,弄出火光烟雾,赶到五里之外扎营。

“老徐,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宝玉道。

“鲜卑军相比乌桓更为狡诈,行动迅速,此法可防止其偷营。”徐庶道。

“嘿嘿,有你这个军师,我就放心的睡大觉了。”

“宝玉,轲比能非比那些一般战将,绝对不能小视。”徐庶提醒道。

“我听梁习说起过他,好像是文武全才。”王宝玉道。

“其人管理军队甚为严格,他带领的鲜卑军,很有战斗力,否则,以蛮夷军的实力,绝不敢与大汉为敌。”徐庶道。

“就遵照军师的安排。”王宝玉点头道。

点燃了一些枯草树枝之后,大军继续前行,在五里之外的一处河谷扎下了营寨。为了防范鲜卑军的偷袭,士兵们并没有埋锅造饭,只能暂时先啃硬干粮,喝凉水。

由于天气冷了,天上的飞鸟很少,张琪英的异能暂时派不上用场,只能靠骑兵来往打探消息。

徐庶的预料果然是正确的,一队鲜卑军看见了烟火,果然前来劫营,却扑了个空,留下了不少马蹄踩踏的痕迹。

“他们的军队如此分散,也不好对付。”王宝玉面带忧色的说道。

“正因如此,到可以各个击破。”徐庶不以为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