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页

王宝玉又将那份书信打开,却立刻惊呆在当场,这封信不是钟繇写来的,而是曹操的亲笔书信。而且,还是一份遗书。

“宝玉啊,老曹在此顿首,我自知命不久矣,常忆起往昔欢笑之时,你如我子,亦为挚友,可惜我要走了,你却独在彝陵偷欢,不来相送。闻宝玉兴建七级浮屠塔,老曹一生虽是为国,终究杀戮深重,特命钟繇焚化我身,送来彝陵安歇。若烧出舍利,尽皆奉送彝陵,传福音于后人,若仅是骨灰一把,但请念往日之情,予以收留。我早知冲儿在此,可叹生时相聚不多,让他多陪我!”

王宝玉明白了,往陶罐里瞅了几眼,心里很是鄙夷曹操的自恋,就他这德行,每日大鱼大肉,儿女无数,没念过几句佛,没吃过几天素,还烧舍利呢!里面这几块大的,应该是没烧化的骨头吧!

“嘿嘿,老曹,你真是太逗了!”王宝玉呵呵直笑,忽然觉得脸颊冰凉,竟然落泪了。

王宝玉重赏了使者让他返回邺城向钟繇复命,看着曹操的骨灰坛,心中感慨万千。曹操对自己可谓是够义气,临死之时还相信自己,甚至把真正的骨灰托付。

“老曹,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将你安葬的。”王宝玉冲着骨灰坛拜了几拜,这才郑重的盖上。

虽不觉伤感,但脸上泪痕不干,曹操如此信任,而自己却时常对他心有提防,真是不该。都怪这纷乱的世道,若是同在太平盛世,说不定能成为肝胆相照的至交。

这件事儿绝对非同小可,王宝玉没跟众人说起,但曹冲作为儿子,当然有权力知道,王宝玉派人将曹冲叫了过来,将那封信递给了他。

一向淡然的曹冲,得知这一切之后,忍不住泪流满面,哽咽道:“唉,父王一向最疼我,不能与他临别,大不孝也!”

“冲儿,别哭了,你父亲不是来了吗?以后多陪陪他吧!”王宝玉抹着眼泪,劝说道。

“嗯,冲儿自当诵经念佛,为父王超度。”

曹冲擦干了眼泪,毅然捧起了骨灰坛,王宝玉秘密吩咐侍从,将曹操的骨灰安葬在七级浮屠塔下,没有立碑。

随后,王宝玉又根据自己的记忆,让大乔亲自雕刻了一尊曹操的画像,同样安放在七级浮屠塔的顶层,跟关羽遥遥相对。

后来,彝陵城中有个传言,说是路人听见浮屠塔的顶层夜间有交杯换盏的声音,却不见有任何灯光。

曹冲换上了白色素衣,从此住进了浮屠塔下方相连的卷棚敞厅内室,他要履行儿子的职责,为父亲曹操守孝三年。

曹丕继位之后,封贾诩为太尉,钟繇升任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其余大小官员,都有封赏,唯独不见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