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页

前番出主意的贾诩却冷静的说道:“孙权称臣,必为权宜之计,犹不可轻敌也!”

孙权派来的使臣是他的中大夫赵咨,曹丕宣他进殿,傲气的问道:“吴王为何等之主也?”

“聪明、仁智、雄略!”赵咨回答的简单干脆。

曹丕笑道:“汝褒奖过甚也!”

“臣非过誉吴王,起凡人之鲁肃为重臣,是其聪也;拨无学之吕蒙领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南郡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魏,是其略也!”赵咨口才相当了得,一口气说道。

赵咨把孙权夸成了一朵花,曹丕有点不高兴了,问道:“此皆泛泛之谈,吴王可博学乎?”

“博览群书,纵观史籍,胸有大略!”赵咨道。

“你倒是人才,江东如你者,又有几人?”曹丕服了,又问。

“车载斗量,不可数也!”赵咨道。

“好,不辱君命!”曹丕赞了一句,随即重赏赵咨,又让人给孙权送去了若干礼物,从此结盟。

曹丕篡位的消息,传到了西川,刘备大惊,随即痛哭失声。

“主公莫要伤心,闻曹丕将圣上封为山阳公,送往山阳城定居。待我军北伐曹魏,便可光复汉室,接圣上重登帝位。”诸葛亮劝道。

“非也,昨夜我梦见圣上血淋淋立于跟前,埋怨备袖手旁观,必遭难也!曹丕放出此语,实乃迷惑苍生之举。”刘备摆手道。

诸葛亮不由一愣,说道:“可否派人前去探查?”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曹丕怎能让圣上独活,无需探查!圣上,备无德无能,不能救驾于虎口也!”刘备说着,继续放声大哭。

诸葛亮再没说话,刘备非要说圣上已经死了,那就当做已经被害,至于刘备想要借此干什么,他当然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