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页

诸葛亮立刻屈膝下拜,朗声道:“大王此言不妥,曹丕篡夺汉室,大王乃汉室苗裔,理应继承汉统,延续汉祀。”

“孤岂能效曹丕那般逆贼所为?”刘备一幅怒气未消的样子。

“大王不为君主,方为不忠不义也!”诸葛亮道。

“孔明,你放肆!”刘备将桌子拍的山响,眼珠子瞪得大大的,好像下一刻就会将诸葛亮拖出去问斩一样。

但诸葛亮不为所动,挺胸抬头,坚持道:“今汉天子被曹丕所弑,大王不登帝位,兴兵讨逆,便为不忠。曹丕篡权,主公身为王室贵胄,放任此等恶行而不顾,是为不义也!天下苍生无不翘首期盼大王为君主,为先天子雪恨。”

“军师所言甚是!”众人也齐齐下跪。

刘备的语气终于缓和了下来,说道:“孤虽然是景帝之孙,并未恩泽于民,一旦自立为帝,便与篡窃无异。”

诸葛亮又是一阵苦劝,让刘备以天下百姓安危为先,众人也纷纷进言,劝说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恳请刘备称帝。

刘备辩驳一句,众人便反击十句,到了最后,刘备都插不上嘴,一屋子里叽里呱啦劝说个不停,刘备到底一甩袖子,去了后面,一概不听。

见刘备走了,众人纷纷围了上来,商议对策,诸葛亮一声叹息,知道刘备这是欲擒故纵,还得添薪加柴,再加一把劲,“当下之际,只有逼迫大王称帝了。”

“如何逼迫?”许靖问道。

诸葛亮如此这般的交代了一番,众人纷纷点头,随后回去准备,第二天刘备再次来到朝堂之时,下面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顿时大惊失色。

“为何众卿皆不来朝?”刘备黑着脸问道。

“嘿嘿,天气多变,众官皆偶感风寒,病在家中。”简雍抠着鼻孔,嘿嘿笑道。

唉!刘备一声叹息,又问:“孔明军师也染了风寒?”

“孔明最重,已无法下床。”简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