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页

“伯言之语甚合孤意。”孙权点头道。

“欲退蜀军,当联合各方之力,臣愿再次出使北魏,请求曹丕支援。”中大夫赵咨道。

“也好,那就烦劳先生了。”孙权答应道,随即吩咐写下文书,让赵咨带着去见曹丕。

“吴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陆逊谨慎的问道。

“但讲无妨!”孙权道。

“彝陵要地,当先取之,否则南郡不保。”陆逊大胆说道。

孙权默然半晌,说道:“汉兴王已与江东联姻,吴国太尚且还在彝陵,如何取之?”

“王宝玉与刘备乃是结义兄弟,若其帮扶刘备,则此战绝无胜算。”陆逊道。

“此事我早有思量,以汉兴王之性情,定不会插手此战,只求自保。”孙权早有自己的判断。

“届时蜀军压境,只恐汉兴王身不由己。”陆逊还是不放心,因为在他看来,彝陵还有江东都不会伤害吴国太和郡主,分明还是孙权不愿意下这个决心。

有了刘备这个前车之鉴,陆逊自然不愿意再让王宝玉放虎归山,成了气候。见孙权不说话,陆逊又添了把火,说道:“等击退蜀军,自可将彝陵再归还汉兴王,未尝不可。”

孙权面露不悦,觉得陆逊的手伸的太长,指手画脚,令人生厌,哼声道:“我自会修书一封与汉兴王,令其不得参与其中,若发现异动,可尽起南郡之兵,予以征讨。”

陆逊没再吭声,就知道孙权会袒护王宝玉,众人也明白这个道理,都没有再针对彝陵提出任何意见。

孙权随即宣布,令陆逊还是担任行军大都督一职,率领十万兵马,渡江进入江夏城,准备随时接应南郡;又命自己的同宗兄弟孙桓,领军五万,前往夷道西侧南岸驻扎,紧密关注秭归吴班大军的一举一动。

刘备到底还是正式出兵了,王宝玉嘴上说不在乎,心里却不能不担忧,总数过五十万的大军,若是来犯彝陵,只怕是片瓦无存。

但陌千寻却一改常态,信心满满的说道:“宝玉勿用忧虑,刘备虽有几十万大军,在我看来,不足畏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