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页

祢衡依旧歪斜着身子,瞟了一眼孙邵,说道:“你可是那担柴换米的孙长绪?”

“正是在下,当日若无恩师提携,只怕长绪难有出头之日。”孙邵泪光盈盈道。

孙邵能够投奔到孔融的帐下,是祢衡介绍的。当年,孙邵是个不折不扣的穷小子,因为孝顺,每日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换来米粮养活老母。若逢阴雨天气,砍不到柴,或者柴火淋湿无法售卖,孙邵忍饥挨饿,骗过母亲说自己已经吃过,也要将仅存的粮米做熟给母亲吃。

祢衡偶遇孙邵,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将他推荐到了孔融的帐下打杂,享受了一份俸禄。那时的孙邵认识的字还不多,祢衡又提点他多读书学习,于是孙邵不忘嘱咐,日夜苦读,很快就让孔融刮目相看,并得以重用,成为了执掌一方事务的功曹。

孙邵发自内心的感激祢衡,也敬仰祢衡的才华,尊祢衡为恩师,这个称呼与年纪无关。当年闻听祢衡遇害,孙邵足足哭了三天三夜,后来舍弃了孔融,投奔江东。

“长绪,你来此地作何?”祢衡没表现出热情,他自从经历了生死,后来又跟随左慈之后,便沉迷于音乐艺术,很少过问世事。

“回禀恩师,受吴王之托,前来索回荆州。”孙邵毕恭毕敬的答道。

“吴王是谁?”祢衡稀里糊涂的问了一句。

孙邵汗了一个,还是说道:“江东之主,孙权孙仲谋。”

“向谁索要荆州?”祢衡又问。

“汉兴王!”

“天地之大,从未标注为谁所有,我与汉兴王宝玉乃为密友。徒儿,别要了,赶紧回去吧!”祢衡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孙邵哭笑不得,犹豫道:“这,长绪回去无法向吴王交代。”

“你且告诉吴王,就说我祢衡不答应,若是再行纠缠,我便去江东骂他三天三夜,碧眼小儿,如今成了些气候,也敢如此张狂,真不知天高地厚,海阔空渺,圣人云……”

祢衡作为天下第一大愤青,口才堪称盖世无双,引经据典,唾沫乱飞,一口气说了半个时辰,吵着陌千寻捂上了耳朵,蔡文姬低头去了后面,而孙邵则听得满头大汗,脸色苍白,连半个字都插不上口。

孙邵绝对相信祢衡会去江东大骂孙权,曹操、刘表这种英雄人物,每日好吃好喝好招待,都被他骂的狗血喷头,何况是孙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