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页

司马懿想着心事,没注意听曹丕的话,口气强硬的下令道:“如此一艘大船,岂能无声无息,再去继续打探,一定要弄清楚王宝玉去了何方。”

曹丕又有点不高兴,司马懿这点可比不上贾诩,眼力不足,分明是把自己当成了大领导,司马懿见曹丕不悦,立刻反应过来,叩拜道:“圣上,臣以为,王宝玉必然不曾返回,江夏可图。”

曹丕摆手道:“仲达之决心,朕已经知晓,赵云率军前来,方为心腹之患,朕便命你即刻起兵,前去迎击赵云,断然不能让其踏上我国之地。”

“圣上,蜀中荆州一战,已经大伤元气,只待休养生息,赵云应为试探,未必当真图我之地。”司马懿道。

“话虽如此,却不可不防,若再见赵云,全力灭杀,不要像我父皇那般爱惜将才,空留长坂坡之憾!”曹丕主意已决,根本不听司马懿的话。

司马懿暗自摇头,沉默不语,见曹丕冷目相对,知道不能反对,只好率领本部大军,急匆匆的向着宛城方向而去。

结果跟司马懿预料的差不多,当赵云听说江东危机已经解除,遵从诸葛亮的指示,根本没打算跟司马懿交战,率军火速退了回去。

为此,司马懿生了一肚子的火气,忽冷忽热,让人犹如蜷缩于囚笼之中,施展不开手脚,好不憋屈!

曹丕率领本部人马,无功而返,回了许都。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此番心灵和肉体饱受创伤的曹丕,却又听到了一个令他悲痛万分的消息,官拜大司马的大将曹仁,因病医治无效,陨落于邺城。

曹丕最近身体不好,连带着情绪一直不高涨,得知曹仁的死讯更是伤痛欲绝,哭了好几场,直到声嘶力竭,眼泪干枯,之后亲自安排了曹仁的葬礼,望着满朝外姓之人,忽然就觉得,宗族之中,好像没有谁可以依靠。

曹丕想起了二弟曹彰,英勇忠厚,想要重新启用他,发展自家势力,但却被刘晔、蒋济等人竭力劝阻,曹彰重用,则朝廷动荡,危害无穷。亲情的力量往往都比不上皇位的重要性,曹丕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司马懿可是拼死救了曹丕一条命,这让曹丕对他的信任大大增强,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曹丕颁布了一道圣旨,将司马懿从前线召回,封为侍中、尚书右仆射,等同于丞相一职。

司马懿这次却丝毫不觉得高兴,位居人下,受人牵制,此时荣耀,难保终身。

徐盛等人大败魏军,受到了孙权的嘉奖,封侯赐地自然不在话下,当孙权听凌统说,王宝玉驾船去了东海,一时间怎么想不明白这小子想干什么。

“宝玉孤军深入茫茫大海,真不知有何所图。”孙权在一次开会的时候,念叨起这件事儿。

“大王,可密切关注沿海情况,只待汉兴王返回,将其……”丞相孙邵又忍不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