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页

曹丕闷了一天,还是觉得能谋善变的刘晔更可靠些,吩咐道:“唤子扬大夫前来议事。”

刘晔被冷落,郁郁寡欢,一听到曹丕叫他,连忙来到了曹丕的行军大营。曹丕笑眯眯的说道:“子扬大夫,今日看来,曹遵声东击西、以逸待劳之计皆未曾奏效,悔不该不听子扬之言,还请再出良策。”

“臣愿为圣上分忧,万死不辞。”刘晔立刻被感动了,之前受到的冷落全都忘了。

刘晔分析利弊,也提出了两种方案,称作缓图和急图。

所谓缓图,暂弃襄阳,分兵两路与曹真、曹休合兵,变佯攻上庸、樊城为实攻,如此,两座城池难保。

而急图之法非常简单,佯攻襄阳已经有些时日,城中守军知晓此乃为以逸待劳之计,军心已经懈怠,可整肃大军,突然对襄阳发起全面进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一听急图之法,曹丕眼睛立刻亮了,刘晔见到,连忙又补充一句,他认为,综合利弊,缓图之计更为有效,这也是他一向的主张,先取外围,再攻核心,逐步蚕食。

曹丕早就等得没有了耐心,他只想尽快夺下襄阳,然后去彝陵会一会那让想起来就气炸肺的王宝玉。

曹丕最后采纳了刘晔的急图之计,吩咐曹洪准备攻城物资,克日对襄阳展开最为强烈的全面进攻。

襄阳城内的陌千寻,每天都登上城墙查看军情,见那些攻城的魏军,兵力并没有增加,还是那幅半死不活的攻城方式,心中的忧虑却越来越强烈了。

第1249章 雨夜袭营

陌千寻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曹丕要采取强攻,毕竟这是近三十万的大军,能否守住城池,还是未知数。

只怕曹丕再度分兵,一方与襄阳纠缠,另一方直攻彝陵,则首尾不可相连,唇亡齿寒。既然心中有如此担忧,为何曹丕上演闹剧攻城计策的这段时间内,陌千寻按兵不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其实是在等待着一件事儿,那就是天气发生变化。

作为王宝玉身边的最大谋士,同时也是手握兵权的堂堂太尉,用兵打仗不知天时地利人和,岂不是枉费了陌太尉的大名?

在彝陵出发前,王宝玉叫来了管辂,让他预测一下胜败如何,顺便算一算天时。

管辂通过推算告知王宝玉,曹丕襄阳之战不能胜,至于天时,近日晴朗,半月后才有一场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