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页

当日诸葛亮跟王宝玉一起南征之时,王宝玉也曾经暗示过诸葛亮,将来的天下是司马家族的,从这方面论,司马懿也有帝王之相,通常而言,这种人多半有上天护庇,是个杀不死的存在。

给鲜卑轲比能的信,始终没有回音,信使也没了隐形,诸葛亮只能放弃让轲比能相助的想法,身在长安的司马懿,却是诸葛亮的心腹大患,能否除掉不说,避免争锋也不失为上策。

“司马懿深有谋略,必为我方劲敌。”诸葛亮道。

第1586章 未行先扬

“我有一计,可令曹叡与司马懿生出罅隙,不复重用,还请丞相定夺。”一同跟来的参军马谡进言道。

“呵呵,但讲无妨。”诸葛亮笑道。

“早日便有传闻,曹操不用司马懿,因其有狼顾之相,早晚必成祸患,曹叡必定知晓此事,何不密遣人往洛阳、许都、邺城等处,布散流言,道其意欲谋反,如此曹叡生疑,或杀此人。”马谡道。

“狼顾之相一说由来已久,然曹氏历经三任君主,司马懿依然是屹立不倒,反而是步步高升,官途平坦,足见其毅力过人,行事滴水不漏,想必这个流言不足以动其根本。”诸葛亮说道。

“丞相,帝王多疑,这曹叡又颇有些铁腕,很少顾及颜面。试探一下,总该是没有弊处。”马谡又说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这计策并不算高明,不足以要了司马懿的老命,但只要能让他脱离这场大战,那就达到了目的。

却说这天曹叡心情不错,在宫内摆下酒席,宴请相关的肱骨之臣。正在交杯换盏,谈笑风生之时,侍卫匆忙进来,说是从城门处揭下来一片檄文,事关重大,不敢耽搁。

曹叡取过檄文一看,顿时大惊失色,酒杯差点掉在地上,几位大臣不知缘故,纷纷放下了酒杯,曹叡叹了口气,将檄文递了过去,让众人传阅一遍。

“骠骑大将军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曹子建为社稷之主,却被奸佞篡权,以至龙潜深渊,令人叹惋。皇孙曹叡,素无德行,妄自居尊,子嗣稀少,有负太祖遗愿。今吾应天顺人,克日兴师,望有识之士,皆拥新君,不从者,当灭九族。”

怎么回事儿?司马懿反了?看似风平浪静,怎么会出这么大乱子?众人纷纷愕然,曹休猛然一拍桌子,说道:“司马奸贼,待本将军即刻征讨,带其头颅归来!”

“司马懿拥兵甚众,不可轻视,昔日太祖皇帝曾言,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与兵权,久必成大患。”太尉华歆附和道。

“司马懿素有大志,不可不防。”王朗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