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8页

“诸葛丞相心思细密,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王宝玉替诸葛亮辩解道。

“没有道理,舍近求远,必难取胜。此时退兵还算是凯旋而归,若再拖延,必有损失!”胡昭不客气的说道。

“不能这么说,南安、安定两个地方已经拿下了,虽然关索将军意外陨落,韩氏父子一下子却死了五个,说明蜀军进行的还不错。”王宝玉道。

“两座小城而已,不足为道,一旦离开,必重归魏国。且魏国地广将多,总体而言,并无太大折损。”胡昭摆手道,经过了这次西征,他很自信自己的军事才能。

“照你这么说,诸葛丞相的这次出兵,看来要徒劳无功了。”

王宝玉无奈叹息,打仗胜败光靠着嘴硬没用,还得看最后的结果。其实王宝玉心里很清楚,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也没能战胜司马懿。

“在我看来,那个孔明兵出祁山,意在争夺关中之地,只可惜,曹叡绝不会轻易丢弃关中,让西部门户大开。”胡昭道。

说着,胡昭取出了地图,又在上面指点着说道:“要取关中平原,必先拿下街亭,扼住要害,方可东下进入平原之地。但街亭必有重兵把守,虽是弹丸之地,却难过攻打一座城池。”

街亭?王宝玉脑海之中,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正是马良的弟弟马谡。马谡大意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典故后世之人耳熟能详,照这么说,马谡要麻烦大了,搞不好要掉脑袋。

不得不说,来三国太久,王宝玉东南西北四处寻宝,早就分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睁眼闭眼想到的都是如何打仗,心心挂念的也是身边的妻女,远在未来的亲人似乎变成了一个固定的目标。

还有对在现代看过的《三国演义》,其中的内容,王宝玉已经忘却了很多,书中描述和眼下情节也发生了混淆,甚至不记得街亭之战,究竟发生在几出祁山。

虽然王宝玉对马谡没太多感觉,但他的哥哥马良可是王宝玉的挚友,临终还把自己的妻儿托付给王宝玉。看在这份情谊上,王宝玉还是希望能将马谡给救下来,随便打发到哪里去,能活着就行。

“明早天亮就出发,咱们行军的速度再快一些,争取早日遇到诸葛丞相。”王宝玉道。

胡昭大吃一惊,问道:“莫非宝玉要支持蜀军北伐中原?”

“这件事儿现在还不好决定,我好朋友的小弟怕是要有危险。”王宝玉道。

胡昭最佩服王宝玉这一点,能够预测到今后发生的事情,而且,对待朋友绝对堪称有情有义,但是,胡昭还是负责任的提醒了两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