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3页

听闻曹叡亲临长安,司马懿立刻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必圣上一定是怪罪他不去救援夏侯楙。

得知夏侯楙落败,司马懿犹豫再三,到底还是没有出兵。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将战线拉得过长,补给一定是问题,只要夏侯楙能够守住天水到街亭一带,诸葛亮迟早会不战而退,士气大伤,到了那个时候,他再倾力出兵,必然事半功倍。

只不过司马懿确实也是疏忽了,他的儿子们也都瞧不上夏侯楙,所以这些想法并没有跟夏侯楙或者是朝廷沟通,所以便有了现在的质疑。

曹叡冷着脸进入了长安,司马懿等人跪在地上,曹叡根本不听他解释,立刻解除了司马懿大都督一职,随即让他带领三万人马,前去支援曹休。

曹休和司马懿本来就不和睦,各怀心思,对战全部出动、气势汹汹的江东大军,落败似乎已成定局。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替父亲打抱不平,圣上这分明就是偏袒!这种事情对于司马懿而言,早就习以为常,反而还从中汲取教训,把两个儿子叫到近前,这就是舆论风暴的力量,所以提前做到公开十分重要,这个经验十分宝贵,都要好好记住。

司马懿看到了事情有利于自己的那一面,年轻气盛的儿子们却很难咽下这口恶气,父亲这一生实在是窝囊,除了忍就是忍!

司马懿临行之时,还是负责任的告诉张郃,诸葛亮坚持要取天水,必然志在关中平原,而街亭乃重中之重,还望将军以大局为重,莫要失了街亭。

司马懿还说,他已经通知过夏侯驸马,街亭是要地,宁失天水,也不可失去街亭,但此人未必会听从自己的调遣。

张郃跟司马懿的感情不错,也知道他的才能,随即委婉的向曹叡提出前去守卫街亭的想法。曹叡欣然答应,拨出五万大军,让他再将夏侯楙留在秦川五万大军也带着,共计十万,浩浩荡荡开赴街亭。

张郃率军快速前行,探马不断回报,果然有两万蜀军已经到达了街亭,而诸葛亮的大军就跟在后方。

在感叹司马懿料事如神的同时,张郃也对夏侯楙的用兵水平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就这种能力,难怪被诸葛亮打得节节后退。

张郃临时自作主张,通知夏侯楙,可趁着诸葛亮移兵北上之时,从后方追击,等他重夺街亭之后,再从正面进攻,届时前后夹击,蜀军定然大败。

张郃的军事部署,相当的有水平,但是,正如诸葛亮没有料到张郃会来一样。张郃和夏侯楙等人也没有料到会有王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突然从西域赶回,打乱了他的计划。

却说马谡第一次带领两万大军,前去完成重要任务,傲气满满,两万将士全都听自己指挥,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