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2页

陌千寻绞尽脑汁,王宝玉也没闲着,背着手远远看着城墙,心想着如果真有必要发动强攻,看哪里更适合突破。

却说江东孙权,难得经历了一段没有大战的时光,休养生息,百业兴盛,自觉兵精粮足,那颗不安的心再度蠢蠢欲动。

听闻诸葛亮兵出祁山,牵制了曹叡过半的兵力,孙权觉得好机会终于来了,不顾众臣的劝阻,毅然决定趁乱再次出兵合淝。

孙权再度启用辅国将军陆逊担任大都督一职,赐金斧一枚,陆逊一时间威名显赫。随后,孙权又安排朱桓、全琮为左右督军,同领二十万大军,兵过长江。

朱桓字休穆,年近五十,熟读兵书,武艺不凡,一直负责征讨山贼,颇有功绩。全琮字子璜,只有三十岁,长相俊朗,出身名门,多负谋略,有万夫不当之勇,孙权将自己的女儿孙鲁班嫁给了他,全琮也就成为了孙权的女婿,江东的一代后族新贵。

几次跟魏国交战,孙权都没有捡到便宜,这也让他思索自己是否是用人不当,所以,这次大战,他勇敢的启用了新人,老将们暂且退居幕后。

陆逊的这次出征,并没有让孙权失望,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候,就轻松的再度占据庐江,奠定了进攻合淝的基础。

通过上次跟司马懿的交战,陆逊也学聪明了,并不急于攻城掠地,力求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在庐江附近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孙权闻听获胜的消息,非常开心,亲自从建业来到了庐江前线,对陆逊等人又进行了嘉奖。

第1882章 特来献计

此时,曹休业已率领十万大军火速赶来,联合合淝附近各地的兵马,总数近十五万,朱桓对孙权进言道:“大王,曹休之威名,无非皇亲国戚而已,并非勇谋兼备之将,今日交战必败无疑,末将恳请领兵一万,阻断夹石要塞,断其归路,定可让其投降。届时兵入寿春,再得许昌,半壁江山定也!”

孙权只是过来看看,由于对战况还不是特别清楚,对此并未发表看法,问大都督陆逊道:“伯言,休穆之计如何?”

“臣认为不妥,今日刚得知消息,司马懿因贻误对蜀作战良机,已经从长安赶赴而来,此人狡诈异常,若是他从后方进攻,反而令我军遭遇不测之危。”陆逊道。

“若是司马懿被牵制又或是行军速度慢,我们倒可以趁机而为。”朱桓坚持说道。

“休穆,战事不可依靠推测。那司马懿行军向来神速,令人不妨。”陆逊不悦的以上级的口吻呵斥一句,朱桓到底闭上了嘴巴。

孙权点头,并没有采纳朱桓的建议。孙权在大事抉择之上,更倾向于相信曾经一鸣惊人的陆逊,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以及对司马懿的过多忌惮,导致陆逊作战风格也趋于保守。